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美國大豆協會、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和遼寧省沈陽市水產研究所合作開展了該池塘養殖試驗,示范了用高蛋白豆粕飼料養殖青魚的經濟效益。養殖試驗于2006年分別在黑龍江省和遼寧省開展,以評價在中國東北地區以含粗蛋白36%的豆粕飼料養殖2齡和3齡青魚的生長性能以及漁民的養殖效益。
青魚的最適飼料2005年在安徽和黑龍江省開展的以美國大豆協會-國際項目32/6型豆粕飼料從青魚魚種至商品魚的池塘養殖試驗,取得了魚類生長緩慢,飼料轉化系數和經濟回報率不穩定的結果。美國大豆協會-國際項目的32/6型飼料是用于鯉魚、鯽魚、羅非魚和斑點叉尾魚回等魚類商品魚養殖的標準飼料,且通常都能取得魚類生長速度快和飼料轉化效率高的結果。然而基于2005年用32/6飼料養殖青魚的試驗結果,試驗合作者建議在今后的試驗中應進一步增加飼料的蛋白質水平,來改善青魚的生長和飼料轉化效率。根據這一建議,我們在2006年開展了2個養殖試驗來驗證用美國大豆協會-國際項目的32/7型魚種飼料作為2齡和3齡青魚養成飼料的養殖效果。美國大豆協會-國際項目的36/7型飼料正常情況下只在從魚種養殖至大約50克時所用,且比32/6型成魚飼料具有更高的粗蛋白和粗脂肪水平(表1~3)。
2006年的青魚養殖試驗計劃在四五個月內完成,具體視各試驗地區的水溫和氣候條件而定。并記錄兩個試驗在收獲時魚類的成活率、毛產量和凈產量、平均魚體重和飼料轉化效率等數據。為了獲得上述數據,每個試驗的3口漁池均對全部魚類進行計數和稱重。每個池塘中的青魚和鰱魚均打樣估算魚體的平均重量。每個試驗的全部投入成本都記錄在案,以計算高蛋白飼料養殖青魚的經濟效益。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