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親魚培育一般為產后護理、秋季培育、冬季培育和春季培育四個階段,其中冬季培育這個階段由于氣溫低,親魚活動量減弱且常伴有魚病發生,如不加強管理,則對次年的家魚人工孵化生產、魚苗魚種供應等幾個生產過程有較大影響。因此,要提高飼養效益,親魚的越冬飼養管理須做好以下三抓:
抓合理配養 合理的放養密度是保證親魚成功的重要條件。親魚放養密度以既能充分利用水體,又能使性腺發育良好為度。放養越冬親魚的池塘一般要選擇水源充足、塘底平坦、避風向陽、保水保溫的池塘為好,面積以10-15畝為宜。主養鰱親魚的池搪每畝可放養尾重6-8公斤的種魚10-12尾,配養同規格的鳙魚2-4尾,草親魚尾重10公斤左右的2-4尾;主養鳙親魚的池塘;每畝可放養尾重10-15公斤的種魚l0-12尾,配養尾重10公斤左右的草親魚2-4尾;主養草魚的池塘,每畝放養7-10公斤的草親魚15尾,搭配鳙或鰱親魚3尾,團頭魴親魚10尾左右;若主養青魚則每畝放養20公斤的親魚8-10尾,配養鰱或鳙親魚2-3尾。以上幾種配養方式的親魚,其雌雄比例一般為1:1.5,最低不少于1:1。
抓加強管理 越冬親魚池要有專人管理,經常巡塘,定時加注新水,增加溶氧,防止滲漏,保持一定水位,提高整個水體溫度。當連續天晴水溫7度以上時,要投喂適量的精料和菜葉等青料,供給魚類直接攝食,以增強體質,減少掉膘。同時;對于主養鰱鳙親魚的池塘,在整個越冬期內,應定期投放一些發酵過的糞肥,以提高水溫,培肥水質。
抓魚病防治 在冬天低溫季節,魚很容易患水霉、白皮等病。對于這些魚病,一要在牽捕親魚時要注意動作輕快,避免將魚類皮膚、鱗片、鰭條等損壞;二不要把機械損傷較厲害的魚作為來年的親魚使用。第三,治療水霉病可采用3-5%的食鹽水浸洗5—10分鐘,或用五倍子熬水全池潑灑,用藥量按使池水成4PPM的濃度計算。治療白皮病可采用粉全池潑灑,使池水成1PPM濃度。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