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冬季氣溫低,越冬魚種易受凍害,成活率比較低。采用生態調節法提高魚池水溫,既可增強魚在冬季的攝食能力,保持膘度,又可減少凍害,提高池魚越冬成活率。經測定,采取此法可將魚池的水溫提高2℃左右(陰天、雨雪天除外),無風的晴天隨氣溫升高水溫可上升3℃以上,魚種越冬成活率由70%左右提高到90%左右。
一、 結合魚種并塘,選擇背風向陽、面積2000~3500平方米、長方形、東西向的池塘作為魚種越冬池,在池塘的北面用作物秸稈搭建臨時擋風墻,以抵御寒流襲擊。魚池的南面不能有較高的樹木和建筑物,以利于日光照射,提高水溫。
二、 于晴天氣溫較高的中午12點至下午3點,在魚池的一端用水泵抽水,經水渠長距離送至魚池的另一端,再進入魚池,池水在水渠中能充分吸收空氣中的熱量,提高水溫,還可增加氧氣。陰天、雨雪天或氣溫陡降時應停止抽水,以免降低池水溫度。水渠要開在池北面背風向陽的坡上,以利吸熱。魚池水深保持2米左右,過深不利于提高水溫,過淺溫差變化太大,不利于保溫。如需從外河引進新水,最好也要通過水渠流一段距離,讓水吸熱以利提高池水溫度。
南方漁網編輯:王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