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受精卵的孵化管理將養魚池(盆、缸)洗凈注入新晾好的水,即可作為孵化池,待水溫與產卵池要求的水溫一致時,放入著卵魚巢。一般2米見方的孵化池內可放魚巢6把左右,不要過密,因孵出的仔魚至幼魚前一階段,要在該池內生活20-30天。受精卵為橙黃色半透明狀,卵徑為0.1-0.2厘米。雌魚產卵后24小時左右,如發現魚巢上有乳白色的卵出現,即是未受精卵,會隨時死去,應及時用攝子輕輕摘去,以免因腐爛而敗壞水質或發生水霉病感染而危及全池;橙黃色受精卵在水溫15-16℃的條件下,孵化2-3天,從外表看受精卵透明度漸減,并逐漸出現一個小黑點,這便是最先形成的幼魚的頭部,稱為眼點,再過2-3天,此黑點周圍漸漸形成一肉色的圓團,便是金魚的身體。這時,在放大鏡下觀察,可見仔魚的尾部在卵粒中不斷擺動,時斷時續,由弱變強,最后便破卵而出。在適溫范圍內,孵化時間的長短而不同。水溫高,孵化時間就短,反之則長。平均水溫15-16℃時,孵化時間為7天左右;水溫為18-19℃時,只要4-5天;如果水溫升高到20℃,兩天即可孵出仔魚。但以水溫16-18℃,經6-7天孵出的仔魚體質最好。孵化時必須防止水溫急劇變化,如白天陽光強烈,氣溫過高或氣候突變。降溫時,要適時采取遮蓋葦簾或塑料薄膜等措施,防止水溫大幅度的升降。同時要保持水質清新,孵化池表層布滿灰塵時,需用干凈紗布沿水面輕輕拖除。在金魚繁殖時,若能考慮到環境因素對金魚繁殖活動的影響,有意識的人工控制也是十分有利的,如用新鮮水草做的魚巢、含氧量較好的新水、雨前變天的氣象條件等都能刺激親魚產卵發情。但最主要的是水溫,金魚繁殖的適溫是14-18℃,18℃左右時孵出的仔魚發育最好,體質最為健壯。所以,在金魚繁殖期,要盡量充分利用這些規律,如在孵化期間,盡量將水溫穩定在18℃左右,以保證能得到體質健壯的仔魚。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