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 池塘條件
祁陽縣魚苗魚種場共有親魚池塘4口,總水面4667.5m2,水深2.2m,泥沙底質,東西長,南北寬,陽光充足,池埂高2.5m,均是混泥土結構,埂寬4m,中間種植黑麥草、莪菜等青飼料,不滲不漏,保水保肥性能良好,水源充足,排注水方便,其中草親魚池2口,水面3042.2m2,鰱、鳙親魚池各1口,合水面1625.3m2,池塘親魚數量按常規放養方式進行。
2 魚種來源
親魚池塘內所套養的鱖魚苗種從江河中網捕所得,其個體大小在20—45g之間,平均體重為32g。
3 魚種放養
池塘主養草、鰱、鳙親魚于上年的11月底完成,套養的鱖魚苗種投放于當年的4月初至5月中旬,具體放。
4 投餌
在親魚池塘內因注排水比較頻繁,隨時都有野雜魚隨水流進入池塘內,并進行大量繁殖,如鯽魚,餐條魚,魚 旁魚 皮魚,麥穗魚、棒花魚、斗魚等,為鱖魚提供了天然的適口餌料,鱖魚正是利用這些低值野雜魚轉化為經濟價值較高的優質魚產品,隨著鱖魚個體的增長,攝食量的增加,可適當補放一定數量的家魚苗,并結合投喂一些動物內臟、血粉、魚粉、下腳料等以滿足鱖魚攝食需要,主養的草、鰱、鳙親魚按常規投餌施肥。
5 池塘管理
5.1 水質調節:每月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約占整個池塘水體的1/3,在家魚孵化前期可增加沖水次數,以刺激親魚性腺的成熟,要求池塘水體透明度為35cm—45cm,pH值6—8.2,并在池塘的中央部位安裝葉輪式增氧機一臺,夏秋季節早晚各開機一次,特別是雷陣雨悶熱天,更應開機增氧,使水中溶氧量達5mg/L以上。
5.2 日常管理:對于池塘中的親魚培育除投餌施肥外,還應注意觀察它的發育情況和鱖魚的生長狀況,隨著魚類不斷的生長,池塘水位也要相應提高,以利其生長發育的需要。
5.3 巡塘:每天清晨6時左右注意巡塘,觀察鱖魚的吃食及活動情況,應根據池塘內餌料魚的多少進行人工投餌,如發現水質惡化,鱖魚出現浮頭,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如換水或開機增氧等。
5.4 防治魚病:在5—6月家魚孵化期間應用大規格網具捕撈親魚,網目要求在5cm以上,以免拉網時損傷鱖魚,并盡量減少拉網次數,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由于池塘套養鱖魚密度相對較小,也很少出現魚病。
6 收獲
自5月中旬投放至11月20日起捕,經過180天的套養,4667.5m2親魚池塘共收獲鱖魚405.7kg,畝平58kg,收益9736.8元,畝平收益1392.9元,除去成本2200元,獲純利7536.8元,畝平純利1078.2元,投入產出比為1∶3.42。
7 討論
7.1 在親魚池塘中套養鱖魚,主要是以池塘中的野雜魚為食,充分利用低值野雜魚轉化為質優價高的商品魚,而且只有當餌料魚較為豐盛的池塘才可套養鱖魚,為親魚池塘的套養探索了較為理想的養殖模式。
7.2 在親魚池塘中套養鱖魚,以攝食池塘內的野雜魚為主,人工投餌為輔,養殖方式簡單易行,生產成本低,投入與產出比為1∶3.42。通過該項試驗可以看出,比未套養鱖魚的親魚塘畝平增加純利1078.2。
7.3 利用親魚池塘套養鱖魚,由于鱖魚不僅以野雜魚為食,還能吞食大量水生昆蟲,可大大減少魚類疾病的中間寄主和傳播源,套養鱖魚的池塘內,親魚發病機率可降低10%左右,實際也是一種健康養殖模式。
7.4 在濾食性親魚池塘內套養鱖魚,由于大大降低了野雜魚的數量,相對地增大了水體中浮游生物量,可有效地促進濾食性親魚的性腺發育而提高孵化率。因此利用濾食性親魚池塘套養鱖魚具有推廣價值。
南方漁網編輯:王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