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大多數養魚戶對魚類病毒性、細菌性疾病的防治較為重視,而往往忽視了魚類植物性敵害。池塘養魚中常見的植物性敵害有以下4種:
一、湖淀又叫銅銹水、臭綠紗,是夏秋季靜止的池塘水面上漂浮的翠綠色藍藻。藍藻外裹膠膜,魚吃了不能消化。藍藻死亡后,其體內蛋白質分解時產生羥胺和硫化氫,能毒死魚類。
二、青苔是一些絲狀綠藻的總稱,常見于魚池中。處于繁殖期的青苔像羅網一樣鋪在水中,衰老時則呈黃綠色棉絮狀浮在水面,魚苗鉆入其中,往往會被其纏裹而死。此外,由于青苔吸收養分能力很強,常使塘水變瘦,并直接影響魚類所需浮游微生物的繁殖。
三、水網藻為綠藻中的一種,在水中集結似網袋,其對魚類的危害程度比青苔更為嚴重。四、甲藻分為裸甲藻和卵藻兩種,屬單細胞浮游植物。魚食入甲藻后,在其消化道中會產生很多氣泡,嚴重的會中毒死亡。裸甲藻還能寄生于魚身上,使魚患“打粉病”。
預防和消除池塘內植物性敵害的方法是:(1)灌水前每畝池塘用生石灰120~150公斤徹底清塘;(2)發現植物性敵害時,按每立方米水體用硫酸銅07克對水全池潑灑;(3)魚苗發生“打粉病”時,可按每畝每米水深用生石灰10~20公斤全池潑撒;(4)可在青苔上面撒施草木灰,使其因見不到陽光而死亡。
南方漁網編輯:胡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