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四要” 一要對癥下藥。漂白粉,硫酸亞鐵,硫酸銅,敵百蟲等雖然是防治魚病最常用的藥物,而且防治魚病的種類多,效果好,但并非包治百病。在用藥治療魚病時,一定要對癥下藥,除了定期預防魚病外,還要針對性選擇對口藥物,因病施藥,以提高藥物防治效果。
二要劑量準確。用藥不足,起不到應有的防治效果,用藥過量,又會造成魚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在潑灑用藥前,一定要準確測量魚池中水的體積,盡量準確計算用藥量,確保劑量準確,用藥安全有效。
三要充分溶解。不少藥劑是片劑或顆粒狀,在潑灑前必須充分溶解后才能確保潑灑均勻,否則潑灑藥液時出現的藥物顆粒會使魚誤當餌料吞食,造成中毒死亡。潑灑前一定要按說明書要求配制藥液,待藥液全部溶解后而且肉眼觀察無顆粒狀懸浮物時,才能加水稀釋潑灑。
四要交替用藥。長期使用同一藥物會使病原微生物產生抗藥性,從而降低防治效果。在魚病防治中,對具有同一療效或相近療效的藥物,要有意識地交替使用,這樣可有效延緩抗藥性形成,提高藥物防治效果。
(二)“五忌” 一忌用失效藥物。有些藥品因存放時間過長或保管不善而失效或變質,使用后無作用,還可能造成危害。因此,使用前一定要仔細檢驗藥物是否變質或失效,一般來講,漂白粉呈干燥粉末狀,硫酸銅呈草綠色,生石灰呈塊狀,屬正常情況。
二忌隨意混用藥物。當同時發生幾種魚病時,要避輕就重用藥治療。一般是先治寄生蟲病,后治細菌性病,即使需要混用時,也要看二種藥物混合后是否產生拮抗或副作用,千萬不要隨意混用。
三忌浮頭時用藥。魚浮頭表明池水溶氧不足,這時如果再潑藥,會加劇缺氧而導致魚死亡。因此,在魚浮頭時除了用于治療浮頭的藥物外,其它藥物均不宜在此時潑用,待浮頭得到控制后再用藥。
四忌陰雨天用藥。在清晨和陰雨天,魚池水溫和溶氧較低,全池潑灑后可能引起水體嚴重缺氧而使魚浮頭。最好選擇在晴天的下午3--4時潑藥,這時水溫較高,藥效較好。
五忌下風口用藥。在下風處潑藥,藥物在池水中分布不均,會使下風處藥液濃度過高而上風處藥液濃度過低,達不到治療效果。因此,潑藥要從上風處開始,逐步向下風處潑灑,大風天不宜潑藥。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