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轉基因魚的應用潛力
快速育種傳統的品種選育需經過多代反復選種交配才能育成優良品種。轉基因技術有可能在很短時間內超越自然界億萬年生物進化歷程,創造自然界原來沒有的品種或品系,這是常規育種難以辦到的,故此引誘力極強。
改良養殖性能
如加快受體的生長,提高餌料利用率及抗逆性等。不少實驗表明,轉基因魚生長速度可提高11%~30%,即所謂“超級魚”。但這些結果多為實驗室環境所得,尚待養殖生產環境的檢驗。有的轉基因魚可提高餌料利用率,有的則表現出耐寒或耐熱、耐低鹽度或高鹽度、耐高濃度重金屬、耐污染物以及耐缺氧等,產生耐逆性較強的魚。
生產醫藥生物制品
通過轉基因魚生產生物活性物質以滿足醫藥需要,生產對外來物質成陽性的反應器的魚,以滿足醫療的需要,研制攜帶人類胰島素的轉基因魚以提供胰島素的研究也開始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以上均是常規育種難以辦到的特定性狀的定向選育,是漁業科技工作者夢寐以求達到的。
轉基因魚應用存在問題
近些年來,轉基因魚研究雖有很大進展,但進展并不如人意。雖然我國有兩種轉GH鯉已投入生物安全性評價研究,但國內外至今尚無商業性生產的事例,雖有個別宣傳性報道說,轉基因鮭在蘇格蘭和愛爾蘭已大量生產,在美國已開始養殖,但未見有進一步的報道。轉基因魚應用還存在以下問題:
1.外源基因在受體魚中的定點整合。目前所能導入的基因尚屬隨機,目的基因和基因定點尚不能預先精確設定,整合率和表達率低。
2.外源基因在受體魚中的可控表達。由于導入的基因屬隨機,在各受體中整合的量及部位不同,又缺少調控手段,外源基因在受體魚中的表達也是隨機的。產出的轉基因魚畸形眾多;特別是在轉基因魚的后代中,各幼魚具有的外源基因拷貝數不一樣,發生分離,優良性狀不能穩定。
3.轉基因魚的培育與繁殖。搞出幾條轉基因魚已非難事,但轉基因魚的正常生長、成熟及繁殖,所轉移的基因在后代中有效地遺傳及建立起有效的繁育群體等,是今后應著重解決的切實問題。
4.轉基因魚應用的安全問題。轉基因魚釋放的安全問題已受到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廣泛關注。轉基因魚應用的安全性,是轉基因魚商品化的前提。
不解決這些問題,用轉基因技術培育人們所期待的優良品種和生物制品、尤其是它們的商業化生產及安全使用就難以實現。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