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當前,各地承包池塘養魚的專業戶越來越多,但絕大多數都是一年只出一茬魚。如果從改善池塘條件、科學放養魚種、堅持巡塘管理等方面入手,完全能實現“一年產兩茬魚、畝產成魚2000公斤”的養殖目標,成倍提高池塘養魚效益。 改善池塘條件 用于“兩茬雙噸”養殖的池塘以5-10畝大小、水源充足、無污染為佳,投放魚種前必須對池塘進行全面整修加固,做到池塘規范,堤壩堅固,進、排水暢通無阻,排灌設施齊全完好,確保在養魚的不同時期能及時調控最佳保水深度。 科學投放魚種 兩茬魚種投放前都要進行徹底清塘。第一茬魚種投放前10天,每畝用150公斤生石灰全池潑灑,殺滅池中野雜魚及有害病菌,2-3天后加注新水0.8-1米。第二茬魚種在投放前3天每畝用10公斤漂白粉清塘,第2天加注新水放魚。 第一茬魚種應在3月中旬前投放入塘,吃食性與濾食性魚類按比例投放,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養殖效益。每畝投放魚種比例:規格150-250克/尾的鯉魚種1200-1500尾,規格250克/尾左右的鰱魚種200-250尾、鳙魚種80-100尾。第一茬魚種飼養至6-7月,尾重平均達到0.8-1公斤時即可出塘,單產可達1000公斤以上。第一茬成魚出塘后,要及時清塘注水,最遲于7月20日前將第二茬魚種投放入塘,每畝投放魚種比例為:當年夏花培育出的規格25克/尾以上的鯉魚種1500尾,規格250克/尾的鰱魚種260尾,規格200-250克/尾的鳙魚種90尾。第二茬魚飼養至10月中下旬即可出塘。 精心飼養管理 第一茬魚種投放時水深為0.8-1米,至4月底應逐漸加深,進入6月份應使水深保持在1.5-2米,做到多加水勤換水,半月左右潑灑一次生石灰漿。第二茬魚種投放前加水0.8-1米,以后逐漸加高水位,但最高不可超過1.5米,全年保持水質“肥、嫩、爽”,透明度25-30厘米,PH值7-7.5為佳。5月下旬氣溫升高出現魚浮頭時必須使用增氧機,每5畝池塘應配備1臺增氧機。增氧時應做到陰天早上開,中午不開;晴天中午開機1-2小時。 每個池塘都要設立餌料臺,餌料臺伸入池內2-4米。馴化鯉魚集中吃食,所投餌料必須是新鮮、無霉變、顆粒均勻、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的配合飼料,這樣才有利于促進魚的生長發育。 堅持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做好巡塘日記,隨時掌握魚的吃食、運動等狀況。魚種下塘前要用1-2%的食鹽水消毒5-10分鐘。春季每立方米水體用0.5-0.7克敵百蟲預防魚類寄生蟲病。進入6月份后,每半月全池潑灑生石灰漿一次,魚病高發期則應選擇晴朗天氣全池潑灑漂白粉等藥物,預防魚類細菌性疾病。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