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類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除受到病毒性、細菌性疾病的威脅之外,還受到植物性敵害的危害。
魚類植物性敵害主要有:
一、青苔青苔是一些絲狀綠藻的總稱,常見于魚苗池中。它繁盛時像綠色羅網張在水中,衰老時呈黃綠色棉絮狀浮在水面,不僅魚苗鉆入其中容易被纏裹致死,而且還會大量吸收水中養分,使池水變瘦,影響魚苗所需的浮游生物的繁殖,不利魚苗生長。
二、湖淀又叫銅綠水、臭綠砂。在夏、秋季節,平靜的肥水魚池的水面,常漂浮著這種翠綠色的湖淀,外裹膠膜,魚類吃下后不消化。死亡后體內蛋白質分解,產生有毒的羥氨和硫化氫,能毒死魚類。
三、甲藻有裸甲藻和卵甲藻兩種,系單細胞浮游植物。魚吃了以后,消化道中會產生許多氣泡,進而令魚中毒死亡。卵甲藻還能附在魚身上,過寄生生活,吸收魚體養料,刺激魚體增生粘液,使魚體像涂了一層米粉似的,故稱"打粉病"。
四、水網藻為綠藻中的一種。集結在一起似網袋,比青苔危害更嚴重。
要殺滅以上植物性敵害,最好是在魚苗放養之前進行。對干塘清淤的魚池,可在池中留7厘米~10厘米深的水,并在池底多處挖掘若干個小潭,小潭間的距離,以能潑灑遍及全池的生石灰為限。然后,每畝水面用50千克~75千克生石灰,分撒于小潭中,不等冷卻,立即向四周潑灑,使全池處處潑灑到。對帶水清塘的魚池可按每畝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千克~150千克,放入籮筐里,用小船或用其他方法,使籮筐在池水中移動,將生石灰漿均勻地散布于魚池水中。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每畝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漂白粉13千克~15千克,兌水后均勻地向全池潑灑。
如果魚池中已放養魚苗或成魚,殺滅植物性敵害可用食用級石膏,每畝水面用5千克,加水調制成漿狀,向全池潑澆。對植物性敵害多的地方,適當多潑澆些。一般在潑澆后兩日內,植物性敵害便會消失,且在短時間內不會再生。此外,也可用硫酸銅、生石灰、松葉漿汁殺滅。用硫酸銅按每立方米水體0.7克,兌水全池潑灑。用生石灰按每畝水深1米10千克~15千克,摻水溶化后全池潑灑。用松葉漿汁,可將松樹葉浸泡后,磨碎加水攪拌成漿汁,每畝水面每天潑灑其漿汁5千克,連潑2天~3天便可奏效。
南方漁網編輯:王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