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大中華魚蚤、鰱中華魚蚤。 危害品種:青魚、草魚、鯰魚、赤眼鱒、鰱魚、鯉魚等。 防治適期:4-11月,水溫20-25℃。 識別特征:
(1)病魚煩躁不安,蟲體大量寄生時,病魚鰓絲末端腫大、發白。肉眼可見鰓瓣邊掛滿白色蟲體,故又稱“鰓蛆病”,常并發爛鰓病。
(2)鰱鳙魚感染后,魚體消瘦,病魚在池水表層打轉或狂游,尾鰭常露出水面,故又稱“翹尾巴病”。
(3)剪開病魚鰓蓋,明顯可見白色蟲體。
防治方法:
(1)采用隔年輪養方法。
(2)每立方米水體用0.25克敵百蟲和硫酸亞鐵合劑(5:2)化水全池潑灑。
(3)每立方米水體用2.5%敵百蟲粉劑2克化水全池潑灑。
(4)每立方米水體用90%晶體敵百蟲0.5克化水全池潑灑。
(5)病魚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藥浴5-10分鐘,或用福爾馬林4000倍液藥浴1小時。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