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的鰓病種類很多,魚發生鰓病后,有的養魚戶盲目地按估計的病癥用藥治療,往往是先用一遍殺菌藥,不見效后再施用殺蟲藥,結果不僅貽誤治療時機,還會造成浪費并發生藥害。因此,在治療魚類鰓病時,應查顏觀鰓治魚病,以便準確診斷,及時治療。
細菌性鰓病1、常見癥狀。病魚鰓絲粘液增多發黑,掛滿污垢,嚴重的鰓絲腐爛露出骨條。2、防治方法。魚類發生細菌性病害后,應立即采取調節水質、消除病菌等措施。方法是:及時加注新水,也可用超菌凈A處理老水,殺滅病菌,并用增氧機攪水來增加上下水層的水體交換量;或用0.3--0.4PPm的超菌凈A型全池潑灑;或用0.2--0.4ppm的土霉素全池潑灑來治療;還可用漂白粉或其他含氯制劑全池潑灑來防治。此外,采用投喂殺菌藥餌或用三黃粉加抗生素類藥物拌料投喂的方法也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霉菌性鰓病1、常見癥狀。病魚鰓絲發黑并著生菌絲。常發生于高溫季節水質老化的池塘。2、防治方法:治療時,可用生石灰徹底清塘,并將病魚銷毀處理;二氧化氯對霉菌性鰓病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發病嚴重的魚池還需大量換水,以改良水質。
原蟲性鰓病1、常見癥狀。一般常見病魚在晴好天氣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頭狀,喂食時不上料臺或吃一會就散開并繼續浮于水面,食欲明顯減退,生長緩慢,掀開病魚鰓蓋可見組織增生,粘液增多,常見并發細菌性鰓病。2、防治方法。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時,用綜合浸泡劑浸泡魚種。也可用硫酸銅加高錳酸鉀(5:2)0.5PPm全池潑灑;或用硫酸銅加硫酸亞鐵(5:2)0.7ppm全池潑灑。
吸蟲類鰓病1、常見癥狀。病魚急躁不安,常躍出水面。或在吃食過程中“炸營”,鰓絲腫脹、粘連。2、防治方法。用敵百蟲0.5--1Ppm全池潑灑;或用超菌凈A型0.3--0.4ppm全池潑灑,也可用漂白粉、氯殺寧、魚康二氧化氯等殺菌劑全池潑灑,以防止繼發性細菌感染,值得注意的是,用藥后隔天須注入部分新水,以利于魚類食欲的恢復。
出血性鰓病(脈管瘤) 1、常見癥狀。由于水質不良,藍藻大量滋生,水中氨含量過高,受化學污染,殺蟲劑等農藥的刺激,使病魚鰓微血管產生器質性病變,形成動脈瘤。2、防治方法:大量換水或施水質改良劑調節水質。藥劑防治時可用0.2--0.3Ppm的土霉素全池潑灑,可防止繼發性細菌感染。
營養性鰓病1、常見癥狀。病魚鰓絲彎曲,鰓小片曲屈、萎縮,排列不整齊。2、防治方法。合理配制飼料,做到氨基酸平衡,不飽和脂肪酸、鈣磷、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多項營養指標的平衡。切莫片面追求高蛋白、高營養;在飼料中應注意增加泛酸和其他多種維生素的含量以補充營養,維護魚類健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