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病原體: 屬假性單胞菌科熒光假單胞菌。
流行情況:傳染源是被熒光假單胞菌污染的水體、工具及帶菌魚。熒光假單菌是條件致病菌,魚的體表完整無損時,病原體無法侵入,只有當魚因捕撈、運輸、放養時,魚體受機械損傷或凍傷,或體表因寄生蟲寄生而受損時,病原菌才能乘虛而入,引起魚病;鯉、青、草、鯽、魴等多種淡水魚均可患此病,一年四季都流行,特別是在捕撈、運輸、放養及北方在越冬后,最易爆發流行。
癥狀:病魚體表出血發炎,鱗片脫落,尤其是魚體兩側及腹部最為明顯;鰭的基部或整個鰭充血,鰭的末端腐爛,常爛去一段,鰭條間的軟組織也常破壞,使鰭條呈掃帚狀,稱為“蛀鰭”;在體表病灶處常繼發水霉病感染;有時魚的上下頷及腮蓋也充血發炎,腮蓋內表面“開天窗。
防治方法:
1.盡量避免魚體受傷,魚種分塘時要藥浴消毒。藥浴一般采用:、
(1)高錳酸鉀藥浴10~20ppm高錳酸鉀水溶液藥浴10~30分鐘,可殺滅體表及鰓蓋上的細菌、原蟲等。
。2) 白粉藥浴10~30ppm漂白粉(含有效氯30%)水溶液藥浴10~30分鐘,可殺滅體表及鰓蓋上的細菌。
。3) 漂白粉(10~20ppm)+硫酸銅(8ppm)可殺滅體表及鰓蓋上的細菌、原蟲(形成包囊的及孢子蟲除外)等。
(4)食鹽(1~4%)+呋喃唑酮(20ppm)可殺滅體表及鰓蓋上的細菌、原蟲等。
2.用強效菌毒消或強效殺滅海因消毒藥全池潑灑2次,間隔時間2天,用量:每畝。米水體使用強效菌毒消或強效殺滅海因100~200克。
3.采用魚蝦靈拌料餌內服,每噸飼料加魚蝦靈1~2公斤。用量為:100公斤魚每天用藥1~2克,連用5~7天。
4.呋喃唑酮拌餌投喂,每100公斤魚每天用藥1-2克,連喂5~7天, 5、磺胺六甲氧嘧啶拌餌投喂,每100公斤魚每天用藥5-20克,連用5~7天,第一天用量加倍。
5.諾氟沙星拌料投喂,用量為20~50mg/公斤魚體重,連用5天。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