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池藥害和泛塘雖然都可造成魚類死亡,但造成魚類死亡的原因不同:魚池藥害是魚類受到藥物或污水侵害而中毒死亡;泛塘是因為魚池水體中溶氧量降到不能滿足魚類最低需氧量時而造成魚類窒息死亡。 區別魚池藥害與泛塘的主要方法是:
一看發生時間魚池發生藥害,多與施農藥、魚池施肥和工廠排污有關。因此,在作物生產季節、病蟲害流行期間和魚病發生高峰時較為嚴重,出現死魚現象不分白天、夜晚,隨時都可發生。而泛塘死魚,一般發生在夏季高溫季節,特別是低氣壓的悶熱天氣以及連續陰雨的天氣,最容易發生,而且大多出現在半夜到清晨這段時間。魚池的水越肥,魚越密,泛塘程度也越嚴重。
二看魚類表現發生藥害的魚池,魚類浮頭現象不太明顯,其癥狀因毒物的不同有所區別:有的表現為行動遲緩、麻痹,體色慢慢變黑,最后喪失活動能力而死亡;有的表現為竄游、顫抖、跳躍、掙扎,直至昏迷而死亡等等。泛塘則表現為魚分散于全池浮頭,嘴一張一合,直接從空氣中吸取氧氣,嚴重時在魚池淺處浮頭,肚皮慢慢往上翻,又掙扎著保持平衡,如此反復幾次后,肚皮朝上而死。 三看死魚種類魚池中的魚類因藥害死亡,不分魚的大小和種類,嚴重時可全部死光。泛塘死魚則鳊魚、草魚、鰱魚、鳙魚為最常見,鯉魚、鯽魚和羅非魚很少死亡,對泥鰍、黃鱔毫無影響。 通過“三看”,將魚池藥害與泛塘區別開來后,就可以對癥采取措施,以制止事態發展,減少損失。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