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馬里蘭州東海岸大學的研究表明,用豆粕和豆油代替羅非魚日糧中的魚粉和魚油是有益的。
在馬里蘭州大豆委員會的資助下,在馬里蘭州東海岸大學里進行了三次重復試驗,結果表明,飼喂添加2%大豆油的幾種日糧,羅非魚的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統計學上差異不顯著。研究者發現,與低油日糧相比,給魚飼喂高豆油日糧,其生產性能、飼料轉化率無明顯差異,而飼喂高魚油日糧的魚生產性能明顯下降。
幾十年來,魚粉和魚油一直作為魚料中標準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但這些產品近來日漸匱乏,價格也明顯上漲。
這迫使科研人員和漁場主和行業官員尋找其它更廉價的蛋白質來源。
馬里蘭州東海岸大學的研究表明,魚油中亞麻油酸占主導地位,而大豆基礎日糧由于富含羅非魚所需要的亞油酸,實際上質量應該更好。研究人員進一步注意到豆油比魚油更能抵抗氧化酸敗,因此有減少某些魚類由于飼喂含氧化脂肪的日糧產生的潛在副效應的能力。
研究者還指出,和魚油相比,豆油可以降低日糧成本,本研究計劃以豆粕為主要蛋白質來源的膨化飼料,對照日糧使用魚油作為主要脂肪來源。
三個重復試驗組選用10日齡,平均體重約25g的雜交羅非魚,飼喂對照日糧10周,同時另一個重復試驗組日糧中用豆油代替魚油。為了在日糧中添加高水平(14.1%)的豆油或魚油,另外設計兩種日糧來修正對照日糧。
如上所述,任一含2%豆油日糧組都沒有差異。
“這一結果給魚飼喂高豆油日糧,其生產性能、飼料轉化率與低魚油日糧組沒有差異,而飼喂高魚油日糧的魚生產性能明顯下降。這一結果與以前的研究者的數據相符,他們認為高魚油日糧中的高水平亞麻酸阻抑生長。”科研人員們在<<馬里蘭漁民>>發表的一篇報告中如是說。
“盡管我們仍在等待屠體組成分析的完成,我們仍有理由建議在進一步的研究完成之前,羅非魚飼料中的魚油數量應限制在5%以下。”馬里蘭州東海岸大學的Steven G.Hughes說。Hughes報道,另外一項研究也顯示了大豆蛋白的應用前景。這一研究評價了由依靠植物蛋白生長的魚制成的魚片的風味,并且指出,同那些取自吃至少含一定量魚粉蛋白的商業飼料的魚的魚片相比,風味沒有差異。
編輯:龍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