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海水網箱養魚是一新的養殖方式,具有機動靈活、簡便、高產及水域適應廣的特點,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目前在遼寧大連、山東煙臺、青島、浙江舟山、福建東山、平潭、廣東汕頭、饒平、珠海、深圳、臺山、湛江等地發展迅猛,海水網箱養魚已廣泛用于海水中上層和底層魚類的養殖。現將海水網箱養魚的幾種新措施介紹如下:
1、燈光誘集浮游生物 用網箱育苗,通常只投以人工餌料。日本、波蘭等國還曾用燈光誘集浮游生物的方法,利用浮游動物趨光性的特點,在網箱的上方或網箱內點燈,讓浮游動物集聚于燈光下,以供魚苗攝食。或者在浮游動物聚于燈光之下時,用小型水泵將浮游動物和水一起吸入網箱內。采用這一方法,在浮游生物較為豐富的海區能夠得到顯著的效果。在同一條件下,采用燈誘的網箱產量為對比組的16倍。為安全起見,燈源電壓用12—24伏為宜。
2、人工棲息所 石斑魚等底棲生活的魚類,喜歡棲息于巖石的洞穴和縫隙之中。網箱養殖時,一般都棲于網底之上,不能立體利用水體空間,因為網底面種有限,放養密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加之過多的魚密集在一起,也容易發生疾病。據報道有人在馬來西亞養殖點帶石斑魚時,采用了人工棲息所的新措施,使放養密度從60尾/立方米提高到156尾/立方米,產量則從44·4公斤/立方米提高到136·8公斤/立方米。人工棲息所是利用石斑魚喜歡鉆到有縫隙的場所棲息的這一特點,在網箱內的不同深度處,吊掛著許多舊的汽車輪胎,讓石斑魚棲息于輪胎內的空隙里。采用這一措施之后,不僅是網底,而且在整個水體的空間均分布有魚,這樣可提高魚的放養密度。
3、浮動密閉網箱 網衣為不滲水的塑膠制成。網箱內外的水不能互相交換,水由深水泵或氣體泵從深層提上流入箱內,再由箱底的排水孔排出。整個網箱實際上是一個漂浮于水面上的塑料水池。夏季水溫較高時,低溫水從深水層提上注入網箱內,適合鮭科魚類度夏之用。其操作與費用均較沉下式網箱方便和節省。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