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巢湖日報5月24日訊 由安徽省長江水生動物保護研究中心、安徽農業大學、巢湖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等單位共同研發的長江刀魚網箱馴養在我市獲得成功。
刀魚學名刀鱭,隸屬于鯷科,為洄游性、肉食性魚類,成魚個體大者可達300克左右,肉質極為鮮美,長江兩岸將鰣魚、河魨、刀魚稱為長江“三鮮”。據安徽農業大學萬全副教授介紹,安徽省是長江刀魚的主要產地,歷史上刀魚資源十分豐富,1973年,安徽長江段刀魚產量達到385.84噸,并存在無為、菜子湖等多處刀魚產卵場。近年來,由于水文條件的改變、污染、過度捕撈等原因,刀魚資源量急劇下降,價格上升驚人,特別是近兩年價格可謂“天價”。2006年清明前后,市場價格也高達4000-5000元/千克。目前,國內有多家教學、科研單位都在進行刀魚的人工繁殖的研究。由于刀魚習性較特殊,十分嬌貴,出水極易死亡,馴養難度極大,刀魚的全人工養殖、繁殖尚未真正獲得成功。
為解決這一難題,自2005年起,安徽省長江水生動物保護研究中心和安徽農業大學等合作進行刀魚的網箱馴養研究,旨在探索刀魚的養殖技術模式,培育出性成熟刀魚用于人工繁殖。2005年8月5日,精心從長江捕獲刀魚幼苗235尾,放入規格4×4的網箱中進行馴養,通過試驗總結,馴養獲得成功。長江刀魚在網箱中的馴養成功,為進一步開展刀魚的養殖技術研究、營養與飼料研究、繁殖生理與繁殖技術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使刀魚常年上百姓餐桌成為可能。同時,如長江刀魚全人工養殖、繁殖的成功可擴大刀魚苗的繁殖規模,最終可向長江放流刀魚苗。這對于保護刀魚種質資源,增加刀魚產量有重要意義。
編輯:龍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