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網箱是高效水產養殖中的一種新型設施。在網箱養殖生產中,若網目適當,不僅可節省網衣材料,降低網箱成本,且網目不易被堵塞,水的交換狀況也較好。因此,在網箱養殖中,切莫忽視為魚量體選網目。方法如下:
一、合理選定網目
1.常規魚種網目的選用培育夏花魚種網箱的網目宜在1.0厘米~1.5厘米,但以1.2厘米~1.3厘米為最好。在紡織1.2厘米網片時,加工所允許的誤差在±0.1厘米。這樣,網片織成后最大的網目為1.3厘米,最小的網目為1.1厘米,并且在放養夏花魚種時要以1.1厘米網目的情況下不逃魚為度。
2.分級培育魚種網目的選用利用網箱培育魚種時,網目過大會影響夏花魚種的入箱日期,如鰱、鳙魚夏花魚種,在全長6厘米以上時才能放入網目為1.5厘米的網箱中,這實際上就推遲了夏花魚種的入箱日期,影響魚種培育的生長期。網目過小則網孔很容易被藻類或有機懸浮物所堵塞,影響網箱的濾水量,不利于網箱內魚種的生長。目前我國使用網目為1.0厘米的網箱已經感到較密。這樣的網目最大的目孔面積為0.25平方厘米,與網目為1.4厘米的相比,其最大網目面積要小一半左右。目前,采用不同網目(1.0厘米~1.8厘米)規格的網箱來分級培育魚種的新技術正得以大力推廣和應用。正確選擇網目的大小,還必須了解魚體全長和體高的關系,一般可根據體重的2倍小于魚體周長的原則,而將放入魚種的體高作為選擇網目大小的依據。
二、及時調整網目 由于每種魚類其體高的2倍均小于周長,所以在以聚乙烯為網身的網箱中要依此作為確定選擇網目大小的參照。如投放的魚種全長為10厘米,魴魚網目不超過3.2厘米,草魚不超過2.0厘米,鳙魚、鰱魚和鯉魚不超過2.53厘米。按這樣的規格選擇網目大小,可達到放養入網箱后的魚種不會因網目過大而逃逸。若網箱內放養肉食性魚類,而網身材料又不是聚乙烯,只要網線有一定的彈性,按上述標準選擇網目大小,有時仍會發生逃魚,那就應縮小一檔網目規格。這是以防止逃魚作為選擇網目標準的。而事實上網箱中的魚類在養殖過程中,由于魚種在不斷長大,網目規格不斷出現過小的現象,此時可以用調整網箱的方法來逐級擴大網目,用不斷增加交換水量的方法來解決。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