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草魚進淡水養殖的主要魚類品種之一,其生長快,個體大,味道鮮美,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青睞,銷售價格上升,極大地激發了漁農養殖草魚的積極性。主養草魚輪捕套養技術,即“一次放養,多次輪捕,捕大留小,套養魚種”的模式,是通過漁農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一套適宜高產高效養殖技術方法,現將其重要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一、一次放養。放足魚種
1.放養時間:堅持早收魚早放養。每年十一月干塘收魚,十二月清整池塘,元旦前后開始放養魚種,一月底結束。
2.放養模式:以草魚為主養魚類,多品種多規格混養。如:以一齡草魚為主,套養二齡老口魚的方式。
3.放養量:畝產400kg的池塘按照計劃產量1/6計算,畝產500kg以上的池塘按照計劃產是一的1/5計算。
二、多次輪捕,捕大留小
一般池塘,全年輪捕七次左右,并隨著魚體的生長按季節分批進行扦捕,將生長達到食用規格的成魚捕出,及時調整池塘負載量。五月份就開始輪捕二齡魚,三月至六月間每隔25天輪捕一次,將生長達到lkg以上的二齡魚全部捕出。八月至十月,捕起達到商品規格的草魚、鰱鳙魚和羅非魚等。
三、套養魚苗,合理密養
在輪捕過程中,按照季節和需要補放一部分魚苗,增加復養指數,使池塘始終保持合理的放養密度,以充分利用水體。
一、是套養尼羅羅非魚魚苗,增加底層魚類產量,在不增加投入的條件下,每畝可增產50kg左右。較差時也可以增產30kg左右。以草魚為主的池塘,套養的尼羅羅非魚主要攝食有機碎屑和浮游生物,還可以起到“清潔夫”的作用,且池塘水質清爽,使草魚不易生病。
1.放苗時間在五月上旬水溫18℃左右,為延長生長期,最遲在七月上旬要求完成放苗工作。
2.放養密度根據池塘條件掌握,一般套養體長1.5cm左右的夏花1000尾/畝左右。池塘較深,淤泥厚,水質較肥可適當多放苗。
二、是套養鰱鳙魚和草魚夏花,以為翌年養殖自育大規格魚種。套養鰱鳙魚和草魚夏花一般在七月進行,七月初輪捕后肥水,套養大規格夏花1200尾/畝左右,草魚和鰱鳙魚的比例7:3,干塘收魚時可獲得大規格魚種。
編輯:龍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