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上接
5)其他日常操作及注意事項:為了預防高溫期疾病的發生,應采取降溫措施。可加強海水消毒,加大流量,適當減少投喂量和增加飼料的營養和維生素水平等。專用工具使用前后要嚴格消毒。工作人員出入車間均要進行消毒。每日工作結束后,車間的外池壁和走道都要進行消毒處理。白天要經常巡視車間,檢查氣、水、溫度和魚苗有無異常情況,及時撈出體色發黑,活動異常,有出血、潰瘍癥狀的病魚,焚埋處理。晚上也要有專人值班,巡查漁池和設備。每天晚上總結當天工作情況,并列出次日工作內容。每月測量生長一次,統計投餌量和成活率,換算飼料轉化率,綜合分析養成效果。
(七)病害防治和藥物使用
1.觀察檢測。肉眼定時觀察養殖魚的攝食、游動和生長發育情況,及時發現病魚及死魚,撈出病魚、死魚進行解剖分析、顯微鏡觀察,分析原因,記錄在案。對病魚、死魚做焚埋處理。
2.防治原則。
應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采取控光、調溫、水質處理、使用安全消毒劑、增加流水量等綜合措施進行防治。
3.藥物使用。
在整個養殖過程中嚴禁使用農業部第193號公告中所列的藥物,具體內容見表5。
無公害食品的禁用藥物見表6。
(八)養殖大菱鲆的生長與成活率:大菱鲆的生長速度和養殖效果與苗種質量、飼養水溫、飼養密度、換水率、飼養方式、所用飼料和投喂方法等都關系密切,任何一項均不可忽視。在水溫低于7℃或高于22℃時,大菱鲆生長會減慢或不生長。在水溫10℃~22℃范圍內,隨水溫的升高,生長速度加快。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飼養密度越大,生長越慢;換水率越高,生長速度越快;飼料的營養平衡,轉化率高,利于生長;適溫周期長,相對生長快。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體重達到100克以前,大菱鲆體長增長較慢,但日增重率較快;體重達到100克以后,體重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養殖2年內的大菱鲆平均日體重增長速度為4.82克/天,最高可達18克/天,其中第一年的日平均增長速度約為2.23克/天,第二年的日平均增長速度可達6.84克/天。以1997年山東省蓬萊市某魚類養殖試驗場的養殖為例,養殖250天的大菱鲆平均體重達500克左右;養殖390天左右,體重達1000克左右;養殖520天,體重達2000克左右;養殖600天,體重達2500克。大菱鲆同期苗的生長速度差異也很大,養殖613天的成魚最大個體可達4300克,而最小個體僅550克。1998年引進苗,養殖247天,平均體重達693克,最大個體820克,最小個體才300克。由此可見,大菱鲆養殖第一年的體重增長可達1000克左右,第二年、第三年生長速度明顯加快,體重增長可以超過1000克/年。這同時說明:選好苗種、優化養殖條件,使用優質飼料,預防疾病發生,對養好大菱鲆、提高養殖效率和效益至關重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