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青飼料養魚對彌補精飼料不足及降低養魚成本,提高養殖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使養殖戶更好地開發利用青飼料養魚,在生產實際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選擇優良的青飼料品種:目前比較常見的優良青飼料有黑麥草、蘇丹草、苦荬菜、象草、串葉松香草、浮萍等。不同的青飼料具有不同的營養價值,有的甚至有顯著差異。如人工種植的優質豆科牧草,其餌料系數為25~30,是一般野生雜草的1/3左右。因此,選擇優良的青飼料品種是非常重要的。在魚類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也應選擇不同的優良青飼料。在生產中可根據青飼料來源的難易以及魚種生長發育的需要加以選擇。
2適時刈割:青飼料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其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同。刈割不及時的青草,往往由于木質化程度增加,導致魚類對飼草的利用率顯著下降。一般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時刈割,豆科牧草在開花初期刈割。刈割過早,營養價值雖高,但單位面積產草量太低;而刈割太遲,鮮草營養價值顯著下降。刈割后的牧草要及時投喂,放置時間長了,其營養成分容易散失,而且適口性也比較差。
3加工調制:除成魚養殖可直接投喂刈割后的青飼料外,若用于苗種培育,則應將青飼料切碎或打漿。也可采取發酵的方法,以提高青飼料的適口性和利用率。如水花生,魚類不能直接將它消化吸收,而且適口性極差,但經過發酵處理后,魚類就可以食用了。為了調劑余缺,保證青飼料的常年供應,一方面可以合理安排種植品種,另一方面也可以將生產旺季的青飼料多余部分制成青干草。
4加強魚病防治:青飼料主要被草食性魚類所利用,而草食性魚類容易發病,平時應注意水體的消毒和用藥餌預防,合理安排投喂量、投喂時間和次數。發現魚病要積極治療,不能耽誤病情。
5堅持青、精結合:青飼料雖然營養價值比較全面,但其本身營養物質濃度較低,難以滿足魚類快速生長所需的能量和其它營養素。青飼料中的纖維素也不能被魚類有效利用。只靠青飼料是難以獲得養魚高產的。況且,種草養魚工作量大,勞動強度也高,還要有一定的飼料地作保證。這是不適合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比較可行的辦法是青、精結合,互相補充。至于青、精飼料占什么比例,視生產單位青、精料來源情況,精飼料價格,養魚集約化程度,對魚產量的要求等幾個因素來決定。
6充分利用塘邊地種植青飼料:在耕地不足時,要利用塘邊、岸邊、堤邊等邊地種植青飼料。湖泊水庫養魚可利用冬季水位消落區種植青飼料,待春季水位回漲時,淹青養魚。池塘養魚,可利用冬閑塘種綠肥、黑麥草、稗子等,實現種養結合,最終達到高產量、低成本、高效益、低消耗的目的。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