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冬季與早春正是魚種放養季節,在拉網或運輸過程中,若操作不當使魚體受傷,魚類就會感染水霉菌。
患水霉病的魚類,體表受傷處長滿如舊棉絮狀的水霉菌絲;病魚焦躁不安、運動失常,其皮膚粘液增多,食欲減退,最后則因衰弱而死亡。
冬春魚類防水霉,首先是以防為主。在魚種放養或并塘越冬時,拉網、轉彎、運輸和放養的過程中,操作要輕快,應盡量謹慎以免魚體受傷。魚種放養前,每畝池塘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后全池勻撥灑進行清塘、消毒,可明顯減少此病發生的概率。
冬春魚類防水霉,其次是及時治療。原來防治魚類水霉病首選的孔雀石綠已屬于禁用藥物。漁農民可采用以下防治措施:魚種下塘放養前用3~5%的食鹽水浸泡魚種5~10分鐘。每畝水深1米的水面,用辣蓼草2.5公斤、烏蘞莓0.5公斤、楓楊葉2公斤混合煎汁,取汁用水稀釋后全池潑灑,每天潑1次、連潑2~3天。每畝水深1米的水,用菖蒲汁5公斤、食鹽1公斤,加入20公斤人尿混合均勻,化水后全池潑灑。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