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清塘。入秋后,將魚種全部轉出暫養,再對原塘每畝用生石灰125公斤~150公斤消毒。清塘后5天~7天,畝施經充分發酵的豬、牛糞500公斤~750公斤或大糞100公斤~200公斤,以培肥水質。施肥
后7天,待藥性消失后,可將魚種全部轉回。
二、分養。由于規格大的魚種食量大,搶食力強,如同時放有小規格魚種,則小魚會得不到足夠的飼料而體質下降。因此,要做到同池所放魚種規格一致。16厘米以上的魚種,可投放到成魚池套養,偏
小魚種需專池培育。
三、稀放。為提高魚種越冬成活率,應根據水面大小、水深等條件合理稀放。水深1.5米的魚塘,畝放7厘米~8厘米魚種4000尾~6000尾,飼養至年底體長可達13厘米~17厘米。具體放養比例,肥水塘:鰱魚55%~60%,鳙魚15%,草魚10%,鯉魚10%,鯽魚、鳊、魴魚等5%~10%。瘦水塘:草魚45%~50%,鰱魚20%,鳙魚5%~10%,鯉魚10%,鯽、鳊、魴等5%~10%。魚種下塘前先用4%的食鹽水浸洗魚體5分鐘~10分鐘,有條件的最好對草魚種注射出血病滅活疫苗。
四、投餌。以鰱、鳙魚種為主,搭配草魚的魚種池,應以施肥為主,投餌為輔。除施基肥外,每隔5天~10天追肥一次,每畝施腐熟的人畜糞80公斤~100公斤,或施尿素2公斤~2.5公斤,過磷酸鈣3
公斤~5公斤,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同時,每天每萬尾魚種投精飼料2公斤~4公斤。對搭配的草魚,在投精飼料前每萬尾草魚投青飼料60公斤~90公斤。以養草魚種為主,搭配鰱、鳙的魚種池,
應以投青飼料為主,適當投喂精料。每天每萬尾草魚投喂小浮萍或水草70公斤~90公斤,精飼料1.5公斤~2公斤,先投青飼料,后投精料,以免草魚和其它魚類爭食,并且做到定質、定量、定時、定位投
喂。對混養的鰱、鳙魚還需定期施肥,每10天~15天施肥一次,每畝施經過發酵的人畜糞70公斤~90公斤,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35厘米。
五、水質。一般每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厘米~30厘米,并排出部分老水。定期潑灑生石灰,一般每半月一次,每次每畝20公斤~25公斤。保持水質肥、活、嫩、爽。
一、盡量縮短冰封期。冰封前要根據水源水溫和魚池內水溫的高低,確定灌水與排水的時間,盡量保持池內水的溫度,延長推遲結冰的時間。開春后要做到勤灌水勤排水,因為此時水源水溫高于池內的
冰化水溫,應該盡量提前排走冰化水,灌進新鮮水提高水溫,促使池魚盡早開食。
二、封冰后要經常打冰洞通氧,在冰洞口插上適當的東西,以通氣充氧,一般每畝可以打面積為0.4平方米左右的冰洞3個~4個,在洞口內放入少量的魚飼料,供池魚攝食。
三、下雪后要掃清冰面上的積雪,以保持光照時間,增強池內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池內溶氧量。
四、一定要注意保持池內的水位,當水位下降過猛,池內的存水過淺時,水溫就會馬上下降。因此,要及時灌入新水,確保魚池內適當的水位和水溫。同時,還能起到改善水質,增強溶氧的作用。但是在加入新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決不能使加入的新水形成雙層而造成雙層冰。這樣是很危險的,很容易造成冰下池內嚴重缺氧,引起池魚窒息而發生死亡。
五、必須嚴格嚴密監測水中溶氧,在有條件的地方,每隔10天左右測定一次溶氧量。發現池內溶氧降低時,要立即采取增氧措施。例如灌入新水,加大破冰洞的面積和數量。平時還可以通過冰洞眼,洞
邊有無其他小動物游動或附著植物活動,水色是否渾濁變污,水質有無異味等來判斷水體溶氧量,改善水質。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