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幾年來暴發的異育銀鯽孢子蟲病,來勢猛、傳播快、死亡率高,給廣大養殖戶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蘇北地區更為嚴重,嚴重影響了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病原 異育銀鯽孢子蟲病的病原有多種,危害較大的有黏孢子蟲、碘孢子蟲、單極孢子蟲等。
流行特點 異育銀鯽孢子蟲病常流行于每年的4~10月,尤以6~8月最為嚴重,魚種、成魚均可感染。
癥狀 黏孢子蟲以孢囊形式寄生于魚鱗片、鰓、皮膚及鰭條上,病魚體色發黑,游動緩慢;碘孢子蟲寄生于魚的中樞神經和感覺器官,病魚腦顱內可見白色孢囊,病魚?裼蝸y竄,魚體消瘦,尾部上翹,肝臟發紫,腹腔積水;餅形碘孢蟲常寄生于魚腸內,可引起腸變粗、糜爛,腹部膨大;單極孢子蟲寄生于魚腸內壁、體表鱗下,嚴重時造成病魚腸道堵塞、鱗片豎起。
防治 (1)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殺滅池塘中的孢囊。(2)魚種放養前用500毫克/升的石灰氮溶液浸洗30分鐘。(3)發病季節,每半個月每立方米水體用90%晶體敵百蟲0.5~0.6克、硫酸亞鐵0.2克溶水潑灑一次,同時用阿維菌素粉拌料投喂(按廠家說明用量)。(4)治療時先用90%的晶體敵百蟲化水全池潑灑兩次,然后每100公斤飼料中加鹽酸環氯胍10克,連喂3~5天。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