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用藥液進行魚體消毒,是投放魚種前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預防魚病、提高養殖魚類成活率的有效措施�,F介紹常用的魚體消毒藥液的正確配制與應用方法。
一、食鹽液
常用濃度2%~4%,即每100公斤水溶入食鹽2公斤~4公斤。在10℃~15℃水溫時浸洗魚體10分鐘~15分鐘,可殺死魚體上的車輪蟲、斜管蟲、粘細菌等,可預防魚類細菌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蟲引起的魚病。
二、高錳酸鉀液
按1克高錳酸鉀溶于50公斤水的用量配制。在20℃以下水溫時,浸洗魚體20分鐘~30分鐘,可殺死三代蟲、指環蟲、車輪蟲、斜管蟲等,對預防錨頭鳋病也很有效。
三、漂白粉液
按100公斤水加1克漂白粉的用量配制,在水溫10℃~15℃時,浸洗魚體15分鐘~30分鐘,可殺死魚體上的致病菌,對預防細菌性魚病有較好的效果。
四、硫酸銅液
按0.8克硫酸銅溶于100公斤水的用量配制。在水溫15℃以下時,浸洗魚體20分鐘~30分鐘,可殺死鰓隱鞭蟲、車輪蟲、斜管蟲等多種寄生蟲,能預防由寄生蟲引起的魚病。
五、注意要點
1.藥液要隨配隨用;
2.用藥量要準確,不能隨意加大濃度延長浸洗時間;
3.用木質或塑料容器配制藥液,不宜用金屬容器;
4.投放魚種要選擇在溫度合適(10℃~15℃)的晴天進行,藥浴時避免陽光直射;
5.魚種較多時,可在墊塑料薄膜的網箱或木箱中進行藥�。�
6.操作要細致,勿傷魚體;
7.藥浴時切勿離人,并注意觀察,發現魚有浮頭、竄游、翻肚等異常現象時,要立即撈出,以防中毒死魚;
8.浸洗消毒后的藥液不要倒入魚塘中。
南方漁網編輯:喬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