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夏季氣溫高,由于稻田水體較淺,水溫也高加上魚類生長速度快,排池物多,水質易污染并導致缺氧,稍有疏忽就會出現魚類的大批死亡,給稻田養魚造成損失。為確保稻田養魚安全度夏必須做到以下“五要”:
1、要經常疏通魚溝和魚溜 夏季由于魚類長的快,攝食量大,殘餌、排泄物多加上魚類的活動旺盛,魚溝、魚溜極易堵塞,使溝、溜的水位降低,影響魚類的生長發育。為此在夏季應每3-4天疏一次,確保魚溝寬40厘米,魚溜深60-80厘米,并做到溝溝相通,溝溜相通。
2、要保持稻田養魚水位 稻田水位的深淺直接關系到魚類生長速度,如水位要比一般稻田高出10厘米以上,且每2-3天灌注新水1次,以保證水質的新鮮、爽活。
3、要做到“四定”投餌 即一定質,所投草料要鮮嫩,精料要無霉變,糞肥要經過發酵處理;二定量,投餌量以掌握當天吃完為好;三定時,以早上6-7時,下午5-6時投餌為宜,中午切忽投餌;四定位,投餌的位置以選擇在魚溜內為宜,因魚溜內水位較深,便于魚類集中攝食,同時也為清除殘耳及魚類的糞便提供了方便。
4、要搭好涼棚為防止水溫過高而影響魚類正常生長,除了保持稻田一定水位外,最好在魚溜上方用稻草搭一個涼棚遮陽,同時還可以在魚溜內放養浮萍等水生植物,即可作為魚類的餌料,又可起到遮陽避暑的作用。
5、要合理施肥 稻田應堅持以施用有機肥為主,盡量少施或不施無機肥的原則,并做到少量多次。施肥前,應先將稻田中的水排到魚溝、魚溜內,讓魚類自由進入其中,再進行施肥。每畝稻田每次施肥量為:糞肥600-800公斤、尿素5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施肥時,切忽將化肥直接融入魚溝、魚溜內,以防引起中毒。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