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鯉魚、鯽魚:它們是水底“清潔工”。棲息在水體底民攝食底部的殘餌和腐殖質,充分利用水體中殘余的有機物和有機生物,能大大減輕池底有機物的腐化分解,減少魚病發生。
二、鱖魚、烏鱧、加州鱸:它們是水體中的除雜“先鋒”。其性情兇猛,能大量攝食野雜魚、小蝦,等。適當套養三者之一,即可控制野雜魚蝦的生長繁殖,減少與主養魚爭食爭氧的競爭壓力,又可利用天然動物餌料增加產魚量。鱖魚、烏鱧主要采食水體中的鮮活魚蝦,而加洲鱸、淡水白鯧、鯰魚還食水中死亡的魚蝦等動物的尸體及內臟,也是清除水體污染的幫手。
三、白鰱:它被稱為“水體過濾器”。適當套養白鰱可充分利用水體中的浮游生物等天然餌料資源,控制水體肥度,從而調節水質。同時,白鰱還是魚類缺氧浮頭的“預報員”,當白鰱出現浮頭時則說明水體己開始缺氧,應及時采取增氧措施。
四、草魚、鳊魚、團頭魴:它被稱為水中“衛生員”。當水體水生植物過多或雜草較多的情況下,可適當套養草魚、鳊魚或團頭魴,這樣既可凈化養殖環境,又可利用天然餌料增加魚產量。團頭魴還吃草魚吃剩的碎草屑,鳊魚還喜食水中的藻類。
五、青魚:它被稱為魚類“潛水員”。常棲息于水體下層,肉食性,多攝食昆蟲幼體、螺蜆、蚌類等,對螺、蜆、蚌、蝦較多的水面可適當套養青魚。
六、羅非魚:它被稱為魚類“滅蟲能手”、“警衛員”。它在水體中的作用較大,既食水中植物,又食各種有機碎屑、藻類和水生昆蟲;既充分利用了水體資源,又可調節水質。羅非魚常在水底挖巢;可以改變底質。同時,羅非魚喜食水中的魚虱、錨頭鳋等,能減少魚病危害。此外;因羅非魚容易受驚,它在水中來回穿梭游動可防止水老鼠偷食魚類。
七、紅色鯉魚、鯽魚、紅羅非:它被稱為“指標魚”。在網箱養殖中,如果想檢查網箱是否破損,可以放養數十尾紅色鯉魚、鯽魚或紅羅非。若此類魚大量減少,說明網箱已破損需縫補,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另外,這些魚類以其鮮艷的紅色和快捷的游泳速度,還可起到防止水老鼠,水獺等偷食魚類。
八、野雜魚:這種魚也可“變害為利”,具有相當用途。一方面它是鱖魚、烏鱧、加州鱸等魚類的優質天然食物;另一方面,清塘消毒后,也可利用其“試水”。同時,野雜魚浮頭是養殖水體缺氧的最初預兆。
南方漁網編輯:王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