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夏季是魚的旺食旺長期,也是魚病的盛發期,這一時期魚塘的管理工作做得好壞,對養魚效益起決定作用。歸納起來,夏季魚塘管理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調節水質 保持水質肥、活、嫩、爽,預防魚缺氧死亡。水溫超過20℃時,適當減少或停止施肥。水質過肥的池塘,應勤加水勤換水,加水或換水視水質情況而定,可由每半個月一次縮短到每3~5天一次,每次加水或換水量為30~40厘米,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40厘米的適度范圍內。
科學投喂 投喂的飼料要新鮮,不投喂霉變的飼料。飼料投在固定的地方,根據池魚總量確定投喂量,平時投喂量控制在魚正常攝食量的80%~90%,陰雨天控制在魚正常攝食量的30%~50%,遇悶熱、雷雨等惡劣天氣停止喂食,以防加重缺氧造成死魚;定時投喂,一般在上午9~10點或下午2~3點投喂為宜,嚴格控制早晨魚浮頭時投喂和夜間投喂,否則夜間魚吃飽后,會增強呼吸,減少池內氧氣。
防范浮頭 加強早晚巡塘,做好魚浮頭防治工作,防止泛塘死魚。盛夏季節,悶熱雷雨天氣多,魚常因水質過肥、天氣悶熱而缺氧浮頭,稍不注意,就會造成泛塘死魚。魚浮頭有輕重之分,一般早晨開始浮頭是輕浮頭,半夜開始浮頭為重浮頭;在池塘中間浮頭為輕浮頭,發展到四邊的為重浮頭;聽到腳步聲就下沉的為輕浮頭,不下沉的為重浮頭。發現魚嚴重浮頭應立即采取增氧措施,無增氧設備的應立即加注新水。
防治疾病 加強魚病防治,做到以防為主。(1)魚塘徹底清整消毒。(2)春片魚種入池時用藥液浸泡魚體,可有效殺滅魚體表和鰓上的寄生蟲和細菌。(3)有機肥消毒后再施。消毒可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藥物。(4)高溫季節采取食場掛袋或定期潑灑殺菌藥的措施預防細菌性魚病。采用此類方法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食場周圍的藥物濃度既要達到有效防治濃度,又不能影響魚攝食;二是食場周圍藥物的有效濃度應保持1小時以上;三是必須連續掛袋或潑藥3~5天。魚生長旺季,定期用殺菌藥拌料投喂,可有效預防各種細菌性魚病。
日常管理 梅雨季節或遇暴風雨,要檢查防逃設施和進出水口的柵欄,防止在溢水或泄水時逃魚。定期潑灑石灰水或漂白粉溶液,一方面可預防魚病,另一方面也兼有調節水質的作用。每5畝池塘配備一臺3千瓦的增氧機,遇悶熱雷雨等惡劣天氣及時開機,連續陰雨天整夜開機,晴天中午開機1~2小時,早晨日出前開機2~4小時,以確保池魚安全。堅持每天巡塘,觀察魚的攝食、生長和水質變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