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水庫化肥養魚具有投資省、肥源廣、效益顯著等特點,目前已成為提高水庫魚產量的主要技術措施,現將其要點簡介如下:
一、施化肥養魚水庫應具備一定條件:具有良好的水質和一定的水源,PH在6.5-8.5之間,水體交換小,渾濁度不大,且無須承擔飲用水源的水庫!
二、施肥的種類和數量:目前常用的化肥主要為碳酸氫鐵和過磷酸鈣。施肥方法是將碳酸氫銨和過磷酸鈣按l:0.8的比例混合用水溶化后潑灑,每畝每次用量:碳酸氫銨不超過6公斤,過磷酸鈣不超過8公斤。當水庫水溫達到18℃時即可投施,25一30℃為最適施肥水溫,兩次施肥的間隔時間10-15天。投施應選擇天氣晴朗、光照好、風浪小的上午進行!
三、施肥地點:小型水庫應全庫投施,大中型則采取區域施肥,在水庫的中上游及庫灣等處,水深小于8米的水域投施。
四、化肥和有機肥結合,提高肥料的效果和施肥的效益。施用有機肥應經過發酵,并加入適量的生石灰,在低溫季節可投施豬牛糞等有機肥料,在水溫較高的6-9月份以投施化肥為主! 五、講究科學施肥,做到看天、看水、看魚施肥。要做到合理施肥,防止過量施肥,以免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水質污染,甚至造成魚類死亡。
南方漁網編輯:李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