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病原 該病是由嗜水氣單胞菌為主的多種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細菌性傳染病。
病癥 早期病魚的上下頜、口腔、鰓蓋、眼睛、鰭基和魚體兩側輕度充血,進而嚴重充血,有的眼球突出,肛門紅腫,腹腔積有淡黃色透明腹水,腸內沒有食物而被粘液脹得很粗,鰾壁充血,有的鱗片豎起,肌肉充血,鰓絲末端腐爛。但也有癥狀不明顯而突然死亡的,這是由于魚的體質弱,感染病菌太多,毒力強所引起的超急性病例。病魚表現為厭食、靜止不動,繼而發生陣發性亂竄,有的在池邊摩擦,最后衰竭而死。
患病鰱魚(示鰓絲腐爛、頭部體側及鰭基充血)
流行情況 初發于江浙一帶養魚老區,80年代以后才蔓延至全國各養魚區。
防治方法
(1)在魚種下池前要徹底清塘消毒。
(2)每667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35~50千克對水全池潑灑,并用“出血止”、“出血康”、“漁家樂—a”或呋喃唑酮等藥物配成藥餌投喂(藥餌配法可見產品使用說明),連喂3~5天。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