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日韩国产另类,香蕉碰碰人人a久久动漫精品,久久久久成人亚洲精品,成人在线激情视频,海外加速器试用三天

首頁 | 水產新聞 | 獨家專題 | 漁商阿里 | 漁資團購 | 水產人才 | 市場行情 | 水產技術 | 對蝦網 | 會議展會 | 水產視頻 | 水產論壇

企業推廣

  • 資訊
  • 技術
  • 產品
  • 企業
  • 招聘

搜魚高級搜索對蝦  羅非魚  金鯧魚  草魚  石斑  泥鰍  黃鱔  海參  小龍蝦  鰻魚  大閘蟹  

中國水產論壇
當前位置:首頁 > 水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魚類 > 技術綜合 > 正文

淡水魚類幾種養殖方式

發布時間:2007/9/23 12:10:00  來源:  編輯:南方漁網  我來說兩句我來說兩句(0)
旺旺好漁資電商平臺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池塘養殖
 我國池塘養魚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是大部分地區使用的養魚方式,目前產量約占淡水養魚的60%以上,居世界首位。它具有投資小、收益大、見效快、生產穩定等特點。
 1、 魚池條件:
  面積:一般成魚池面積為5_10畝,這樣易于管理。親魚池、魚苗池、魚種池以3-5畝為宜。
  水深:一般成魚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嚴寒最厚冰層以下1.5-2米為宜。魚苗池、孵化池水深為1.0_1.5米為宜。魚種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質:水源充沛、水質良好是養魚的根本條件。
  底質的要求:池塘底質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1) 以草魚為主的成魚馴化養殖魚池條件:
面積:成魚池面積0.33~0.67公頃,最大不要超過l公頃,以免因投餌不均而造成出塘規格差異過大。魚池水深1.5~2米,池底平坦、不滲漏,魚池底淤泥不超過10厘米。魚池進捧水系統配套,平均每0.067公頃配備0.5千瓦增氧機。魚種放養前按常規方法對池塘進行清整消毒。
水質要求:成魚池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池水透明度在25~35厘米;清晨溶氧量不得低于2毫克/升。池水PH值在7~8之間。
(2)以鯉魚為主的成魚循環養殖魚池條件:
(一)池塘 池塘規整,堤壩堅固,池底平坦保水力強,淤泥厚度不超過20厘米,面積以0.67~1.33公頃為宜。
(二)水潭 水量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質無污染,pH值在7.5~8.5之間。
(三)水深 池塘蓄水深度1.5~2米。
(四)電源 備動力電,常停電的地方要備柴油發電機。
(五)增氧設備 每0.067公頃產量超過500千克以上時,要配備增氧機,平均每0.5公頃配備3千瓦增氧機1臺。
(3)以團頭魴為主的成魚馴化養殖魚池條件:

面積:成魚池面積0.33~0.67公頃,最大不要超過l公頃,以免因投餌不均而造成出塘規格差異過大。魚池水深1.5~2米,池底平坦、不滲漏,魚池底淤泥不超過10厘米。魚池進排水系統配套,平均每0.067公頃配備0.5千瓦增氧機。魚種放養前按常規方法對池塘進行清整消毒。

水質要求:成魚池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池水透明度在25~35厘米;團頭魴對低氧很敏感,池中溶氧:量要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清晨溶氧量不得低于2毫克/升,池水pH值在7~8之間。

2、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雜草、雜質、平整池塘。

(1)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過池底凍結、干燥和爆曬來清除敵害,改良底質。
藥物清塘:清塘藥物的種類和方法很多,生產中常用效果較好的有生石灰(CaO)清塘、茶餅清塘、漂白粉清塘、巴豆清塘、氨水清塘等。
(2)注水和培育水質
  池塘消毒后,待藥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魚種放養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質。

3、放養方式
  魚的放養方式與池塘環境、氣候條件、主養品種、混養生態、養殖周期、飼料基礎、技術水平和市場需求等多種因素有著密切關系。正因為這樣,淡水魚放養方式多種多樣,并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以下以我國南方和北方不同區域的差異列舉淡水魚典型放養方式。
(1) 以草食性與濾食性魚類并重的放養方式(表1)。該方式主要適合我國南方草基魚塘應用。

           表1 草食性與濾食性魚類并重放養(0.07hm2)魚種數量

魚名

放養

預收獲

備注

每尾規格(g或cm)

尾數

重量(kg)

成活率(%)

每尾規格(kg)

重量(kg)

草魚

250-750g

70-80

30.0

80

2-3

150

 

50-100g

150-200

13.0

50

0.5-0.8

57

留種

團頭魴

50-100g

50

3.4

90

0.4-0.5

20

 

7-10g

100

0.9

80

0.1-0.2

10

留種

250-400g

50

14.6

90

0.7-0.8

34

 

50-100g

250

13.0

80

0.7-0.8

150

 

250-500g

20

6.8

90

1-1.5

23

 

50-100g

30

1.8

80

0.8-1.0

22

 

50-100g

50

4.5

90

0.5-0.6

25

 

50-100g

200

13.5

90

0.2-0.3

45

 

青魚

250-750g       (或50-100g)

3

1.0

80

2-3

5

 

合計

 

 

102.5

 

541

 

 

(2)以草魚為主的放養方式(表2,2-1)。該方式適合我國南,北方應用。
                     表2 草魚為主的(0.07hm2)魚種放養數量

魚名

放養

預收獲

備注

每尾規格(g或cm)

尾數

重量(kg)

成活率(%)

每尾規格(kg)

重量(kg)

草魚

250-750g

300

150.0

80

2-3

630

 

250-400g

50

14.6

90

0.7-0.8

33.8

 

50-100g

300

18

80

0.7-0.8

180

 

250-500g

20

6.8

90

1-1.5

22.5

 

50-100g

30

1.8

80

0.8-1.0

21.6

 

50-100g

50

4.5

90

0.5-0.6

45

 

50-100g

200

13.5

90

0.2-0.3

45

 

青魚

250-750g       (或50-100g)

3

1.0

80

2-3

5

 

合計

 

 

210.2

 

 

983

 

表2-1

 

放 養

收 獲

規格(克)

尾數

重量(公斤)

規格(克)

毛產量(公斤)

凈產量(公斤)

凈增肉倍數

占凈產(%)

草魚

500
200
10

80
120
200

40
24
6

1500
1500
200~500

270
270
270

204
204
204

3.09

22.7


(3)以鯉為主的放養方式(表3)。  該方式適合我國北方應用。

  (一)放養時間 池塘水溫達到5℃時,即可放養春片魚種,一般在4月30日前結束。
   (二)魚種勻稱 鯉魚種以尾重100~150克為宜,鰱、鳙魚種以尾重75~125克為宜,要求放養的魚種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體表無傷。
   (三)放養模式 每0.067公頃產量350千克、500千克、750千克各品種放養比例、放養量及產量計劃,出池時間為9月末。

表3 鯉為主的(0.07hm2)魚種放養數量

魚名

放養

預收獲

備注

每尾規格(g或cm)

尾數

重量(kg)

成活率(%)

每尾規格(kg)

重量(kg)

50-150

1300

117.0

90

0.5-0.6

643.5

 

250-400

50

14.6

90

0.7-0.8

33.8

 

50-100

300

18.0

80

0.7-0.8

180

 

250-500

20

6.8

90

1-1.5

22.5

 

50-100

30

1.8

80

0.8-1

21.6

 

青魚

250-750g       (或50-100g)

3

1.0

80

2-3

5

 

合計

 

 

159.2

 

541

906.4

 


(4)以鯽或團頭魴為主的放養方式(表4)。該方式適合我國南方、北方應用。
    每0.067公頃放尾重50克的團頭魴魚種1000尾(不放與之爭食的草魚、鯉魚),搭配150尾鰱魚春片,50尾鳙魚春片。當年可長到每尾重500克左右,每0.067公頃魚產量可達500~600千克。每0.067公頃搭配200尾鯽魚種,效益更佳。

表4 鯽或團頭魴主養的(0.07hm2)魚種放養數量

魚名

放養

預收獲

備注

每尾規格(g或cm)

尾數

重量(kg)

成活率(%)

每尾規格(kg)

重量(kg)

鯽或  團頭魴

50-100g

2700(1500-2000)

187.5

90

0.2-0.3

625

 

250-400g

50

14.6

90

0.7-0.8

33.8

 

50-100g

300

13.0

80

0.7-0.8

180

 

250-500g

20

6.8

90

1-1.5

22.5

 

50-100g

30

1.8

80

0.8-1.0

21.6

 

50-100g

50

4.5

90

0.5-0.6

25

 

50-100g

200

13.5

90

0.2-0.3

45

 

青魚

250-750g       (或50-100g)

3

1.0

80

2-3

5

 

合計

 

 

102.5

 

541

888

 

(5)、高產放養模式:
  
   放養大規格魚種是池塘養魚的一項高產措施。大規格魚種具有抗病力強,成活率高,生長迅速的特點。在池塘飼養條件下,草魚一般放養體重0.25公斤的魚種,經過4個月飼養到秋季可達規格0.5_0.75公斤,如放養0.5_0.75公斤的可長到1.0_1.5公斤。鰱鳙魚一般放一齡魚種,12_18厘米規格,到出塘可達0.5_0.75公斤。其他魚如鯉魚、鯽和團頭魴都放養一齡魚種,密度偏稀一些,規格為12_14厘米左右,經過幾個月的飼養,鯉魚可達規格0 .5公斤,團頭魴150_350克,鯽魚100克以上。
   各地根據多年養殖經驗,經過科學總結,制訂了許多放養模式,在此不一一列舉。在此僅介紹80:20放養技術:
  1). 用上述標準方法準備池塘。
  2). 將規格均勻一致的能攝食顆粒飼料的魚類(如鯽魚)的魚種和規格比較均勻的濾食性魚種(如鰱魚)放入已準備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別占總產量的80%和20%。
  3). 以一種營養完全、物理性狀好的顆粒飼料,按規定的計劃和方法飼喂80%的魚類。
  4). 在整個養殖周期中,始終將池塘水質維持在一個不會引起魚類應激反應的水平。
5). 在收獲時,主養魚(80%)的個體應大小均勻、達到上市規格。

   在表1-4的5種放養方式中,除第一種屬于傳統的放養方式外,后面四種均屬于集約化程度較高的80:20放養方式。

(6)、魚種放養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養密度應根據池塘條件因地制宜。對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養魚技術的養殖者,每畝水面收獲時主養魚的重量不超過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沖水的池塘,其魚重量定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沖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魚重量定為267公斤;
  c.在增氧和沖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魚重量定為400公斤;
  d. 連同配養魚20%的重量,a、b、c三類池塘的總產魚重量分別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規格為500克,則a、b、c三類池塘放養魚總數量分別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養魚占80%,配養魚養魚占20%。

4、池塘的飼養與管理
    池塘不同的養殖方式,具有相應不同的飼養與管理要求;而無論那種放養方式都涉及飼料利用、喂養方式和管理技術。

(1)飼料利用
   傳統的魚類飼料,具有種類的多樣性和來源的廣泛性,且價格低廉;而各種肥料又是培植魚苗適合口的天然活餌料的原料,是其他飼料無法完全代替的。高質配合飼料一般餌系數為2左右,適合集約化的養殖方式,并且能進行規模工廠化生產。盡管高質配合飼料具有較高較全面的營養物質含量,但畢竟難以達到營養的完全性。因此,在投喂高質配合飼料時,應適當補充其他天然飼料,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促進魚類生長。總之,應根據高質配合飼料和傳統飼料的特點以及不同區域的具體情況以發展高質配合飼料養魚為主導,實行高質配合飼料與傳統飼料想結合的方法,提高飼料利用程度,實現池塘養殖業的持續發展。
(2) 喂養方法
   根據魚類飼料的種類不同,其喂養方法也不一樣。
①傳統飼料的喂養方法:
    傳統飼料主要適用于傳統的養魚方式,其精青飼料的喂養方法,是采取“四定”投餌法,即定時、定量、定質、定位。

定時:是每天上午9-10時和下午3-4時,各喂魚一次;
定量:是一般生長旺季,每天按攝食性魚類體重的8%左右的精飼料量喂魚,青飼料則按草食性魚類體重的
       30%-40%量喂魚;
定質:是新鮮的不霉變、不腐爛;
定位:是固定在魚池1-2m處,較為安定,利于魚群攝事的地方。

  注意事項:青飼料需要利用木質或竹質框架固定在水面上,而精飼料則投在水深1m左右的滑坡上或淺水區,除冬季外,一般不可投在深水區,也不能只集中投在一點上或普遍灑開,而是條狀,相對集中,以便于魚類攝食,減小浪費。

②高質配合飼料的喂養方法:
   高質配合飼料應用于集約化養殖方式,其喂養方法是在傳統的“四定”投餌法的基礎上進行馴化投餌。
所謂馴化投餌,即是應用動物條件反射原理,在投餌的同時敲擊物體,發出簡單有節奏的響聲傳到水中,使魚類在攝食時,又能感知聲音,經過一定時間,魚類形成聲音—取食的條件反射,即當魚類感知聲音后,紛紛游至發聲區域攝食。

   馴化的時間一般需要5-7天。開始時,前來攝食的魚不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天比一天多,最終馴化成功。為了達到良好的馴化效果,首先要定好點,并搭好由岸邊伸入池中2m左右、高出水面的投餌跳板。投餌點選在較為安靜的地段。面積0.7hm2以內的池塘設投餌點一處;對于面積較大、較長的池塘可設兩處。每天馴化的時間和次數要定好,不能隨意更改。每次馴化20min左右,每敲擊跳板一次,撒餌1—2下。開始時,前來吃食的魚較少,就少撒餌料,隨著吃食魚的數量增加不斷增量;且隨著魚群擴大,擴大撒餌范圍。

   投餌量與投餌次數、水溫度和魚類吃食狀態有著密切關系。當水溫15—20℃時,每天投餌2—3次;20—25℃時3—4次;25℃以上時4—5次。每天投餌量分別占魚體重的1—2%,2—3%和3—5%,如表5所示。當水溫上升到35℃以上時,要適當減少投餌次數和投餌量。

表5   日餌率(%)

水溫(℃)

尾重(g)

1—10

10—30

30—50

50—100

100—200

200—300

300—500

10—15

1

1

0.5—1.0

0.5—1.0

0.5—0.8

0.4—0.7

0.2—0.5

15—20

5.0—6.5

3.0—4.5

2.0—3.5

1.0—2.0

1.0—1.5

1.0—1.7

1.0—1.6

20—25

6.5—9.5

5.0—7.0

3.0—4.5

2.0—4.0

1.5—3.0

1.7—3.0

1.8—2.6

25—30

9.0—11.7

5.0—9.0

5.0—7.0

4.0—5.3

3.1—4.3

3.0—4.0

2.6—3.5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采用什么方法投餌,為了節省飼料,提高飼料的轉化率和保障魚類的安全,不能使魚類吃得過飽,一般達到80%左右即可。

(3) 肥料的使用方法

糞肥的施用方法:
   常用的糞肥是以豬、牛糞為主的畜、禽糞和人糞。用糞肥做基肥,每公頃施肥量為6000—7500Kg,秋、冬季和早春施用。以小堆肥的方式分開推在水下,讓其緩慢分解,一旦水溫上升到15℃以上,應及時推散開。

綠肥的施用方法:
   常用的綠肥是以各種野生蒿草和人工種植的豆科植物為主的植物莖葉。用綠肥做基肥每公頃3000—4000 Kg。施用時,以一定的厚度、條狀堆放池邊水下,并插小桿固定,讓其腐化分解。轉化利用周期,在水溫25℃左右時為7—10天,中期翻動一次,最后撈出殘渣。

化肥的施用方法:
   常用的氮肥是尿素和碳酸氫銨,磷肥是過磷酸鈣和鈣鎂磷肥。化肥一般多用于追肥,并根據水質狀況靈活掌握,一般每公頃一次使肥量30—50Kg或碳酸氫銨加倍,配合再施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60—100Kg。轉化周期,在水溫25℃左右為5—7天。氮、磷肥應分開化水全池遍灑。

無論施用那種肥料,首先必須控制好一次用量,然后注意采取穩妥的施用方法。

5、管理技術

   好的管理是養殖成功的重要因素。養殖的最終目的是獲得最大的利潤。最大的利潤是通過維持生產成本與魚種的質量和數量、飼料的質量和投喂量、環境質量之間的平衡來取得的。科學的飼養管理具體可概括為以下八個方面:
    (1)池塘管理的實質上是對池塘水質的嚴格管理。要養好一池魚,首先應管好一池水,而管好一池水,重要的是圍繞池塘增加溶解氧,減少耗氧,不斷調節池塘生態平衡。
  (2).經常巡塘,觀察池塘中魚群動態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觀察魚類有無浮頭現象,浮頭的程度如何;日間可結合投餌和測水溫等工作,檢查魚活動和吃食情況。在高溫季節,天氣突變時,魚類易發生嚴重浮頭,還應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時制止嚴重浮頭,防止泛池。
  (3)除草去污,保持水質清新和池塘環境衛生,及時防除病害。
  (4)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適當水量,防澇抗旱,防止逃魚 根據情況,10_15天注水一次,以補充蒸發消耗,使魚類有充裕舒適的活動空間和良好的生活環境。
  (5)根據天、水溫、季節、水質、魚類生長和吃食情況,確定投餌量,及時做好防病工作。
  (6)做好全年飼料、肥料需求量預算和分配。
  (7)合理使用增氧機,投餌機等漁業機械,搞好維修保養和用電。
  (8)注意市場行情,及時安排出塘,有條件的地方可搞好輪捕輪放。

二、庭院養殖

  庭院養殖,即利用房前、屋后或村前、莊后的大小不同水體進行以養魚為主的水產養殖。我國是世界上養殖最早的國家,庭院養殖字古代的殷商就出現了。近年來,由于庭院生態養魚,既可增加農民收入,又能減少害蟲對莊稼的危害,美化農家庭院,改善生態環境,一舉數得。若按照每年3造計,可凈收入990元,每平方米均收入99元,其經濟效益可觀,深受廣大農民朋友們的喜愛。

1、養殖特點
   庭院養殖具有生產潛力大,形式多樣、靈活應變,綜合利用、成本低廉等特點。

2、養殖方式
(1) 池塘條件較好、標準較高的高產養殖方式;
(2) 池塘條件較差、標準較低的一般養殖方式;
(3) 山間溪流,冷、熱泉流的引流流水養魚方式;
(4) 小土池、小水池的觀賞魚養殖方式;
(5) 溫棚養殖方式和大水面“三網”養魚方式。

3、魚類
   由于庭院養殖的廣泛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幾乎所有開展人工養殖的魚類和水產動物都可以養殖。總的來說,“四大家魚”,鯉、鯽、團頭魴等常規魚類是基本的養殖品種。但是,對于名貴的魚類,如大口鯰、烏鱧、長吻鰭等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養殖。

4、魚種的放養
   庭院養魚水體交換量少,溶氧量少,因此必應選擇吃食性、耐低氧、生長快的品種為主養對象,如:羅非魚、淡水白鯧、黑魚、革胡子鯰等。放養密度為50g/尾的魚種每平方放7—15尾。

5、管理
(1) 飼料的喂養
   對于主養草魚、團頭魴等草食性魚類,主要是利用農用、旱地、菜園等各類雜草、雜菜、水草和間苗等青飼料喂養;對于鯉、鯽等雜食性魚類,應以投喂麩、糠、餅等各類農副產品飼料為主,糞肥為輔;對于鰱、鳙等濾食性魚類,主要是通過施用農家肥和化肥,培植天然活餌料,或通過與草食性和雜食性魚類混養,利用魚糞肥水可帶養15%—20%的鰱、鳙,或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生活污水(下雨沖進)養殖;對于其他名優魚類則可根據其食性和相關養殖方法進行飼養。同時投餌應注意要定時定量。
(2) 水質管理
   庭院養殖一般水質情況多變,特別是各種小型水體易污染,也易變壞和缺氧氣。其水質管理,主要是通過加水、換水和機械攪水(增氧機、潛水泵等)方法進行增氧和生態改良;在水質太瘦時通過適當施用農家肥和化肥調節。
(3) 魚病防治
   主養魚種下塘前用8%左右的食鹽水浸洗消毒,下塘后先投喂5天左右的藥餌,以后定期投喂藥餌,每次一天。每20天用20ppm的石灰水全池潑灑,保持水質清新。

三、稻田養殖
   稻田養魚是利用稻田的特殊環境,即種稻又養魚,運用“魚稻共生”理論,通過“稻漁工程”建設,達到魚稻雙收的一種綜合養殖方式。

1、稻田養魚的好處
(1)、節約土地。以稻田代替魚塘,發揮了稻田的主體生產作用。
(2)、節約飼料,增產稻谷。稻田內魚的餌料比較豐富,可以減少投餌或不投餌。另外,還可增產稻谷4—10%。
(3)、節約肥料。一條魚就是一個有機肥料廠,魚糞可以肥水肥田,減少化肥施用量。
(4)、節約農藥。魚能吃草、吃蟲、還能疏松土壤,有利于稻谷增長,減少農藥施放。
(5)、節約人工。即管稻又管魚,還能減少施肥、除草、施藥的人工。
(6)、增加收入。一般稻田養魚畝純收入可達50元以上。在不投餌情況下,一般稻田養魚可畝產成魚15公斤左右,高的可達50公斤以上。

2、稻田養魚地塊選擇
(1)、地勢平坦,傾斜度低,土壤保水性能強。
(2)、水源有保障,無污染。不受洪水威脅,旱能灌、澇不淹。
(3)、低洼鹽堿地或長年水浸的地塊可以開溝成壟進行稻田養魚。

3、田間工程
(1)、田埂。高度50厘米,頂寬30厘米,底寬50—60厘米。
(2)、進出水口設置。寬30—60厘米。進水口設在田塊的高處,出水口設在最低處。
(3)、攔魚柵。一般采用鐵篩片或尼龍網片。安置時可設計成“∧”或“∩”型,凸面向田,深埋夯實。
(4)、魚溝魚溜的開挖。

魚溝魚溜開挖結合整地修埂進行。魚溝魚溜面積占稻田面積5—10%。魚溝要開在田塊的中央,形成“田”“井”或“日”字等形狀。魚溝一般寬30—50厘米,在魚溝交叉處挖魚溜,魚溜面積1—2平米,深1米。魚溜作用,一是稻田施藥放水時魚的避難場所。二是囤魚、投餌撈捕場所。

4、水稻的插秧要求
   稻田養魚的前提是稻田不減產或增產。稻田因開挖溝溜減少了田的面積,為不減少稻秧的株數,要在溝溜邊密植,減行不減株,利用邊行優勢,仍能增產。

5、魚種放養
(1)、放養品種。一般以雜食性的鯉、鯽魚和草食性的草魚為主。占放養量的90%以上,搭配一些鰱鳙魚。
(2)、放養密度與搭配比例
①以鯉魚養殖為主:每1/15hm2放養尾重100—200g以上的大規格魚種25—30Kg。放養搭配比例為:鯉魚60%—70%,草魚20%—30%,鰱、鳙魚5%—10%,鯽魚5%—10%。
②以草魚養殖為主:每1/15hm2投放隔年大規模魚種25Kg以上。放養搭配比例為:草魚50%—60%,鯉魚20%—30%,鰱、鳙魚10%—15%,鯽魚5%—10%。
③革胡子鰱采用單養,每1/15hm2放養體長3—5cm的魚種1000—2000尾。
(3)、放養時間
5月末6月初。插秧前放養在魚溜中囤養,插秧后7—10天再將魚放入大田。
原則:早整地,早放水,早放苗,早插秧。

6、田間管理
(1)、日常用水的管理
   經常巡查田埂是否牢固,進出水口是否暢通,發現問題及時維修。曬田時,要檢查魚溝和魚溜保證魚類順利進入魚溜。稻田放養大規格草魚,分蘗前不讓草魚進田。
(2)、施肥
  以基肥為主占70—80%,追肥為20—30%,追肥應掌握少量多次,不能施入魚溝魚溜。
(3)、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防治水稻蟲害。
  一般選用殺蟲雙、樂果、敵敵畏、敵百蟲、多菌靈、托布津、甲胺磷、葉蟬散、稻瘟凈等低毒農藥。忌用魚藤精,五氯酚鈉、二二三、六六六,除草醚、毒殺芬等劇毒農藥。施藥時可適當加深田水。采用“量少次多,分段施藥”的辦法,盡量把藥噴在稻葉上。

7、捕撈
  捕撈前應疏通魚溝和魚溜,然后排干水使魚集中于魚溜內,用抄網撈

四、網箱養殖

1、優點

   網箱養魚是將池塘密放精養技術運用到環境條件優越的較大水面而取得高產的一種高度集約化的養殖方式,具有以下優點:
  (1)可節省開挖魚池需用的土地、勞力,投資后收效快。一般當年養魚即可收回全部成本,而網箱在正常情況下,可連續使用2—3年。
  (2)網箱養魚能充分利用水體和鉺料生物,實行混養、密養、成活率高,可達到創高產目的。
  (3)飼養周期短、管理方便、具有機動靈活、操作簡便的優點。網箱可根據水域環境條件的改變隨時挪動,遇澇、可水漲網高,不受影響,遇旱,移坳網位,不受損失,能實現旱、澇保收,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
  (4)起捕容易。收獲時不需特別捕撈工具,可一次上市,也可根據市場需要,分期分批起捕,便于活魚運輸和儲存,有利于市場調節,群眾稱它水上“活魚體”。
  (5)適應性強,便于推廣。網箱養魚所占水域面積小,只要具備一定的水位和流量,農村、廠礦都可養。

2、網箱養魚條件

  (1)水域:設置網箱的水域必須具有高產量養殖所需要的基本條件。其一:適應魚類生長的時間長。生長期的平均水溫高,養殖常見的魚類一般要求4月下旬(或5月上甸)和l0月中旬平均水溫在15℃左右,生長季節平均水溫20℃以上。其二:水質好,溶氧量高。一般要求生長期中氧氣的飽和度要保持在70%以上,不投鉺網箱養鰱、鳙魚,要求水域中浮游生物豐富。
  (2)經營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魚種來源和制作網箱所需的原材料,投鉺網箱養吃食魚,需有充足的、符合要求的高質量鉺料;其次是當地的交通,大規格魚種或商品魚的銷量和養魚網箱的管理條件
  (3)網箱的結構與設置: 網箱的結構和設置應根據水域環境、養殖種類和技術經濟條件而定,要求既不逃魚,又利于箱內外水體交換,還要省工省料,經久耐用便于管理。
  (4)魚種選擇:無病無傷、規格均勻的高質量魚種。

3、網箱的種類

不同規格魚種適用網目表(單位:厘米)

網目大小

0.7

0.8

1.0

1.1

1.2

1.3

1.4

1.5

2.0

2.2

2.5

3.0

魚種最小的進箱規格

2.7

2.9

3.9

4.0

4.6

5.0

5.4

5.8

7.7

8.5

9.6

11.5

   網箱的種類以箱體的裝配方式、有無蓋網,分為封閉式和敞口式網箱。養殖濾食性魚類或在風浪較大的水域設置網箱及需要越冬的水面設置網箱一般采用封閉式網箱;在風浪較小的水域養殖吃食性魚類或養殖魚種一般采用敞口式網箱。以網箱形狀分,有長方形、正方形、多邊形和圓形;按網箱 設置方式分,有固定式、浮動式和下沉式三種。
    

(1) 固定式網箱
   采用竹樁、木樁或水泥樁釘牢于水底,樁頂高出水面,將臂固定于樁上,箱體上部高出水面1米左右,箱底離水底1~2的一種網箱設置方式。此種類型的網箱由于有樁固比較牢固,可以設置在風浪較大的水域。但固定式網箱不能隨水位變動而浮動,箱體的有效容積(浸沒水中的深度)會因水位升降而發生變化,因此水位漲落太大的水域不宜設置。同時,由于網箱不能移動,不便檢修操作。此外,魚的糞便、殘餌分解對網箱的水體污染較大,往往造成溶氧較低的生態環境一般情況下很少采用。

(2) 浮動式網箱
   采用最廣泛的一種設置方式。相對于固定式網箱,可以把懸掛在浮力裝置或框架上,隨水位變化而浮動,其有效容積不會因水位的變化而變化。這種架設方式主要適用于水體較深,風浪較小的水庫、湖泊。由于網箱離底較高,也可轉移養殖場所,相對減輕了魚類糞便和殘餌造成的水體污染,故能始終保持良好的水質條件。浮動式網箱抗拒風浪的能力較差,因此應加設蓋網為宜。

(3) 下沉式網箱
   箱體全封閉,整個網箱沉入水下,只要網箱不接觸水廂網箱的有效容積一般不會受到水位變化的影響,在浮動式固定式網箱不易設置的風浪較大的水域或養殖濾食性魚類采用這種網箱比較適宜。同時可利用沉式網箱解決溫水性類在冬季水面結冰時的越冬問題。

4、網箱結構和規格要求
(一) 網箱的基本結構
網箱主要由箱體、框架、浮力裝置、投餌裝置四部分組成其他附屬設施有固定器、棧橋、浮碼頭和值班房等。選者網箱結構材料時,應考慮到來源方便、經久耐用、價格低廉、制作裝配方便、操作使用靈活機動等要求,力求把網箱架設得牢固扎實,避免垮塌和被大風吹倒等事故發生。 1.箱體 箱體是網箱結構的主要部件,由網片和綱繩組成。網片使用材料,我國廣泛采用聚乙烯合成纖維材料編制 而成。比重0.94~0.96,幾乎不吸水,能浮于水面,具有較好的強度,耐腐蝕、低溫、日光的性能良好,材料輕便,價格便宜, 一般可使用5年甚至更長時間。網片用23支直徑0.21毫米的單絲,或用直徑為0.25毫米的單絲捻制成的股線編結。魚種網箱選用線號為0.25/1X3、0.25/2X2、0.25/2X3。成魚網箱選用線號為0.25/3X3、0.25/4X3。網片分無結節和有結節兩種。在確定好網箱面積、形狀、深度后,就可以選擇適 合的網片,剪裁縫合裝配成形。剪裁網片前,先要考慮網箱的縮結系數。在生產中,水平方向縮結系數一般采用0.5~0.6,垂直方向采用0.7~0.8,由縮結系數計算出所需網目數。就可以進行剪裁了。 例:選用0.25/3X3網線編結的有結網片,目大3厘米,制作5X5X3的網箱的剪裁程序如下: 首先確定縮結系數,水平方向為0.6,垂直方向為0.7,然后計算出網目數。水平方向網目數:水平方向網目數=500厘米/3厘米*0。6=278目 垂直方向網目數:垂直方向網目數=300厘米/3厘米*0.7=143目 網箱底的計算也依此法。將網片材料依照計算出的網目數剪裁,裁剪時要考慮縫合方向,一般是縱目方向縫合,因橫目方向縫合,網箱下水后深度要減小。網片按所需目數裁剪好后進行拼接,將同目數的兩片網片按縱向邊目重疊后,用直徑3~6毫米的聚乙烯繩穿過,用細線逐日扎緊,其余幾邊照此辦理。然后將拼接的網箱,裝好綱繩,裝上下綱繩時按網箱水平方向的網目數塢分配到5米的綱繩上,同時再用一根較粗的綱繩加固,用雙結將兩根綱繩和網衣連扎在一起,箱體四角的綱繩須留一定長度作固定網箱或拴沉子用。網壁側邊,依此法將垂直方向網目均勻地分到3米長的綱繩上,并加固扎好即成。各種規格網箱漁具商店都有現成的出售,方便用戶選購使用。也有用金屬網片作箱體,采用12~16號鐵絲編結或用型鋼板軋成的鋼板網。網片挺直、濾水性好,不易受敵破壞,但防銹性能差,網箱裝配和操作使用不方便,價格高;國內大水體中已基本淘汰,四川部分地區在渠埝、溪溝、河道養時采用。 2.框架和浮力裝置 框架是箱體定形的裝置。一般使用竹子、木條,密封塑料管或金屬管為材料連接而成。竹、木易裝配,價格低,但使用年限短,易破損,吸水后增加網箱負荷。 塑料管和金屬管經久耐用但成本高,可根據資源和價格選用。 浮力裝置,是浮動式網箱框架依托裝置,竹、木吸水前有相當浮力,即可作框架,也可作浮子用,塑料管、聚乙烯渭塑料塊、舊汽油桶及玻璃浮球等都可作網箱浮力裝置材料。 3.投餌裝置 在養魚先進的國家,一般設有自動投餌裝置,包括投餌機和飼料盤。投餌機用金屬制成,底部為漏斗狀,用圓錐形活塞松動的關閉,活塞連接一根延伸到水表以下的杠桿,利用魚在水中的游動碰撞杠桿啟開活塞,從漏斗口投出顆粒飼料。魚經過馴化就能有意識的碰撞杠桿求餌。也有利用水波動力,有規律地啟開活塞投餌的,我國尚少使用。 中國網箱養殖給食性魚類,一般沒有投餌裝置,少數設有襯網和食臺。襯網是用100目/平方厘米的密眼聚乙烯網片,固定鋪設在網箱底。魚類吞食不完的飼料可沉于襯網上,減少飼料的散失,提高飼料利用率。襯網一般占網箱底面積約1/3~1/2。食臺是用木板制成或用密眼網片和木料圍成2~4平方米的方形浮框,入水0.3~0.5米即可。設置襯網和食臺在魚種培育階段較好,成魚養殖則少使用。 4.網箱養魚的附屬設施 (1)固定器 固定式網箱采用打樁固定箱體,不需其他固定器。浮動式網箱一般采用拋錨的方法,將繩的一端拴在箱體框架或浮力裝置上,另一端系上條石、混疑土塊或金屬錨等重物拋入水中,視網箱多少、排列方式決定拋錨多少。若網箱離岸近,可用粗鐵絲將網箱與岸上大樹、水泥樁等連在一起固定。拋錨繩索以及與岸上相連的鐵絲應與網箱之間留有一定余地,使網箱在一定范圍內漂移和升降,防止因水位變化,繩索太短而拉垮框架,使網箱下沉的事故發生。 (2)棧橋和浮碼頭棧橋是網箱與岸邊相連的裝置,亦是上下網箱的人行通道,便于運送餌料,操作管理使用。棧橋通常用竹、木、水泥板、水泥樁、金屬管等材料作成。浮碼頭是水位較深,無法設置腳樁的水面設施,常利用舊汽油桶與竹木組成。為使浮碼頭不致搖晃,在浮碼頭兩端用拋錨法加以固定即可。  

(二)網箱的規格要求
1.網箱形狀 網箱形狀有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圓形等。從制作裝配、安裝和操作管理方面考慮,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好。養殖濾食性魚類,一般使用長方形,在安裝時讓水流方向垂直于網箱長邊,可以通過更多的浮游生物。正方形網箱養殖給食性魚類,可以把餌料投到網箱中心,減少散失的程度,有利于餌料利用。同時裁剪、制作、裝配也較方便。多邊形和圓形網箱在使用定量網片、深度相同的情況下,面積比正方形和長方形大。多邊形為1.15~1.20個單位面積,圓形可達到1.27個單位面積,但多邊形在剪裁、裝配時麻煩,圓形在網底定形時不易達到理想的形狀。所以我國多采用正方形、長方形兩種。 2.網箱的面積 我國已制定出網箱面積的規格標準,面積在30平方米以下的為小型網箱,30~60平方米的為中型網箱;60~90平方米的為大型網箱。目前生產中多使用中型網箱,同時還推廣面積只有1到幾個平方米的小體積網箱。制作大型網箱,可以節約材料,投餌時,由于魚群劇烈搶食游動,餌料投入網箱后距箱外相對距離較遠,餌料流失率較低,但檢查網箱時困難,網箱破損逃魚量大,水體交換比小網箱差,其靈活性、機動性相對降低。小面積網箱則具有操作管理方便,逃魚量相對小,水體交換好,靈活機動性高等優點。目前一般使用的魚種和成魚網箱多為5X5米、6X6米、10X10米、12X8米、12X16米等規格。 3.網箱的深度 箱體深度的確定,要視養殖水域深淺而定,還應側重考慮養殖水域中溶氧的垂直分布狀況。在一般情況下,水域中的溶氧量是隨著水的深度增加而減少。據吉林水產研究所在水庫中測定的溶氧量資料,表層水的溶氧量是8.54~9.15毫克研,1米深處水的溶氧量是7.90~9.28毫克/升,2米深處水的溶氧量是5.30~6.78毫克/升,3米深處水的溶氧量是1.66~2.88毫克/升。可見,3米深處溶氧量已不太適宜鯉科魚類的生長需要,因此一般使用的網箱的深度在3米以內為宜。 4.網目大小 裝配箱體的網片多用合成纖維材料,魚種箱網片一般采用3~6股線編結,成魚箱則采用6~9股線編結而成。網目的大小與放養魚種規格有著密切的關系,并涉及到網片濾水面,即與網箱水體的交換量密切相關。因此,網目規格的確定,除應考慮養殖對象以外,還要以節省材料、有利于網箱內外水體的交換為原則。在生產中,魚種箱的網目通常用1~2厘米,可放養4~4.5厘米的夏花,直至培育成大規格的魚種。成魚箱的網日用2.5~3.0厘米,進箱魚種體長要求在11厘米以上,可以一直養成商品魚。放養不同規格魚種適用網目的大小。為了能有利于網箱內魚的生長,網目可以隨著魚體的長大而增大。在生產實踐中,采用魚種培育與養殖成魚網箱配套,即隨著魚的生長更換不同網目規格的網箱,或采用提大留小及時將生長較快的魚轉到網目較大的網箱中飼養。這兩種辦法雖然在操作管理上增加了工作量,但有利于魚的生長,出箱規格也整齊。

5、魚種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1).備足魚種
魚種來源:一是自己培育,二是向外購買。如養殖規模較大,最好采用自己配套苗種池或網箱培育的苗種。如向外購買應把好質量關,選擇優良魚種放養。預先作好成批定購工作,不宜臨時收集零星魚種入箱。如果魚種來源分散,不但魚種規格不整齊,操作、運輸較困難,而且往往使魚種損傷大,入箱后易患病死亡。
( 2).安裝好網箱
在魚種入箱前4~5天將網箱安裝好,并全面檢查一次,四周是否拴牢,網衣有無破損。4~5天后網衣著生了一些藻類可減少魚種游動時被網壁擦傷。
( 30.魚種鍛練
在苗種培育池收集的魚種需要作好起網運輸前的魚種鍛練工作,方法與池塘養魚相同。
(4).魚種消毒
魚種入箱前在捕撈、篩選、運輸、計數等操作環節應作到輕、快、穩,盡量減少機械損傷,降低魚病感染機會,這是預防魚病的關鍵環節。與此同時還要作到病、傷、殘的魚種不入箱。魚種人箱前可用藥物浸洗魚種。選用藥物浸洗魚種時必須要嚴格按要求進行,以免發生中毒事故。生產實踐證明,來自同一水體培育的魚種,只要體格健壯,體表無傷,可以直接人箱或用3%~5%食鹽水消毒,成本低效果好。
( 5).進箱時間
夏花魚種進箱時,一般是在水溫較高的季節,因此,魚種捕撈、運輸、進箱時間應盡量避開高溫時段,最好在早、晚進行。

6、放養魚種
( 1).放養魚種規格
網箱養魚的效果反映在高產量和高商品率上。僅有高產量,商品率不高,經濟效益也不能提高。因此,魚種放養規格。首先,要以市場對商品魚規格的需求來決定。如養鯉魚,市場需求的商品魚規格是500克以上,本地養殖水域,鯉魚凈增重倍數為4倍,既放養規格最低應是100克以上。雖然同齡魚種,規格小,增重倍數高,但在生產中不能片面追求增重倍數,如果商品魚規格小,市場銷售差,留在下年繼續飼養,是極不合算的。日平均水溫在20℃以上時間不足半年的水域,放養規格不應小于100~150克,超過20℃以上時間有半年以上的水域,放養規格可為50~100克。在生產實踐中,增重倍數與水域的水溫、溶氧、餌料生物等生態條件有關,因而水域不同,既使同一種魚類的增重倍數也不同,必須因地制宜決定放養魚種的規格。其次,要考慮選擇魚種的最佳生長齡期,魚類生長的普遍規律是幼齡魚生長最快,魚類在性成熟前比性成熟后生長快。因此網箱養成魚,要選擇養殖魚種在性成熟前,最佳生長齡期內的魚種規格,作為成魚養殖的規格,從魚種進箱到成魚出售,最好不跨越一個年度。
( 2).魚種質量
魚種質量要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
(1)適應性強:網箱養魚種應選擇適應本地養殖水域的水溫、水質等生態條件,同時經過鍛練能適應網箱密集環境和耐長途運輸的魚種。
(2)生長快,飼養周期短:經一個周期飼養即能達到魚種規格。這樣有利于加速資金周轉,提高經濟效益。
(3)肉質鮮美價值高:養殖魚類必須具有較好的食用性。
(4)體格健壯:無病無傷,抗病力強,所養的魚對各種細菌、寄生蟲的感染率低,成活率高。
(5)色澤鮮艷、游動活潑、無畸形、規格整齊。
(6)培育技術容易掌握,數量大,來源廣。

( 3)魚種數量

放養量是根據預計要收獲的魚產量和水域溶解氧條件來確定的。可依據公式:

                          預計魚產量(Kg/m3

每立方米放養數量(尾)=————————————

                         起捕時的平均尾重(Kg)


(4)放養時間

一般為早春季節,實際是視水溫高低進行放養的。如溫水性魚類適宜放養的水溫為12—14℃,此時放養幾乎不會導致魚病和死魚;暖水性魚類(如羅非魚)則要求在水溫15℃以上放養;冷水性魚類(如虹鱒)要求在8—10℃時放養。

7、放養品種和放養密度
   我國常見的網箱養殖魚類,主要有鰱魚、鳙魚、草魚、鲇魚、鯉魚、團頭魴和非鯽等。放養密度的確定,需要考慮到當地的魚種和飼料供應能力,同時要看計劃達到商品魚的規格等諸多方面。網箱中魚群的生長受水溫、溶氧、餌料等環境因素和魚類內在生物學特性的制約,當環境條件能滿足魚類生長需要時,種群個體間生存競爭緩和,這時魚類生長速度主要取決于種的內在特異性,在這種情況下,適當增加密度,產量可以隨密度增加而提高。當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魚群生存空間擁擠,對餌料和水體空間競爭激烈,環境因素惡化,魚類生長率勢必減慢直至平緩,即網箱已達到飽和容納量(或最大收容量),因此放養密度應與網箱最大收容量相適應。放養量適當,魚產量就高,經濟收益就大。但密度過大時,魚類個體生長率隨放養密度增加而減小,影響魚類生長;達不到商品魚規格。若放養密度過低,又不能發揮養殖水域的負載潛力,網箱養魚高產量的優勢不能體現。所以應把魚、種密度控制在可能達到最大收容量水平以下,即保證群體產量,又能達到商品魚要求的規格。 目前,由于網箱規格和設置方式的不同,水體環境條件瞧差異、飼養管理技術水平的高低,以及養殖品種的多樣性,網箱放養密度還難于確定統一的標準。根據國內網箱養魚的實踐經驗,放養量可參照如下。網箱飼養商品魚的放養量,就目前國內情況來說,養吃食性魚類一般每立方米水體放養10~15公斤,即進箱魚種規格如果定為100克,那么每立方米水體的放養尾數應為100~150尾。養濾食性魚類,每立方米水體放養1~3公斤,即進箱魚種規格如為100克,那么每立方米水體的放養尾數應是10~30尾。

8、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需要每天或經常地進行的工作,有些工作看似十分單純的作業,但在網箱養魚中往往由于一時的疏忽而導致養殖失敗的事例,在生產實踐中是經常發生的,因此不可掉以輕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1).檢查網箱
   檢查網箱是在魚種人箱前和人箱后要經常進行的一項工作,除了通過觀察外網是否有魚,標志魚是否存在或減少等隨時檢查外,定期地對箱體進行全面而寸分仔緞的檢查是十分必要的工作。檢查網箱至少應有兩人各站網報一端,輕輕將網箱一邊網衣拉出水面,從上到下仔細檢查,注意盡量不驚擾魚群。
( 2).清除堵塞網目的污物
   網箱入水一段時間后由于生物附生、有機物附著而造成網目的堵塞,影響水體交換,不利于箱內糞便、殘餌的排除和天然餌料、溶氧的補給。清除污物目前采用辦法有:
  a.人工清洗 用手將網衣提起,擺動網衣抖落污物,或用竹竿、樹枝條等拍打網衣。堵塞嚴重的網箱,有條件的可換下,晾干將污物清除后再使用。
  b.機械清洗 用高壓水槍或潛水泵等沖洗,可以提高工效,減輕勞動強度。
  c.生物清污法 利用某些魚類刮食附生藻類和附著有機物的習性,在網箱中適當混養一些雜食魚類,如鯉、鯽、鯪、非鯽、細鱗鲴等,能起到清污作用。
 (3).災害性天氣的預防和檢查
   大風、大浪、暴雨、臺風等的襲擊及洪水的沖擊等,都會給網箱帶來災害。所以在災害天氣預報后,應對網箱進行檢查,固定式網箱,檢查各部位的牢固程度并加固。若是浮動式網箱,除了加固各部位外,還有必要躲避大風大浪,可把網箱移動到灣、叉或其他安全區域。水位變動劇烈時,要隨時調整網箱拋錨繩索,以免發生意外。當災害性天氣過后,也要仔細檢查一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魚病的預防
   魚病預防工作與其他形式養魚相同,可參考魚病防治一章。但網箱養成魚魚病預防也有其特點,網箱是設置在大水體中且魚群密度很高,因此預防不能照搬池塘養魚的方法,如不宜使用全箱潑灑等方法。
首先,餌料配方要合理,投餌量要適當,防止因餌料配方不當引起魚的營養缺乏癥或因餌料不足使魚體消瘦,發生魚病。餌料加工杜絕使用霉爛、變質原料,混合各種添加劑時,要攪拌均勻,否則也是引起魚病的原因。其次,發現病魚、死魚及時撈出,要深埋不能亂丟,防止傳播病菌或敗壞水質。
藥物預防可采用以下方法:
   (1)用漂白粉或硫酸銅掛袋、掛簍。每只網箱(中、小型)用2~4只漂白粉簍,每簍裝漂白粉100~150克,連續3天。硫酸銅掛袋,每只袋裝100克硫酸銅,由于硫酸銅是重金屬鹽,遇水極易分解,一般在上午使用,下午水溫高不宜使用。掛袋后瞬間單位面積內藥物濃度升高,網箱密度大,要注意觀察魚的情況,掛袋后2~3天可能影響魚類吃食。最好選用對魚類毒害作用較小的敵百蟲掛袋,殺滅寄生蟲比較安全可靠。
   (2)藥浴 用藥液浸洗魚體,先將網衣連魚群一起密集到網箱一邊,再用白布作成的大袋從網箱底穿過,將魚和網衣帶水裝入袋內,注意不要過分密集,再計算水體,根據魚病癥狀使用藥液浸洗。
   (3)投喂藥餌 這是網箱養殖最有效預防魚病的方法,可以在魚病發生前,制成藥餌預防魚病。
   (4)注射和口服免疫疫苗 是預防魚病有效的途徑,目前普遍使用的注射疫苗有草魚出血病免疫苗和鯉魚幾種常見病(爛鰓病、穿孔病、爛尾病)的口服免疫苗。

五、水庫養殖

1、水域條件

(1)水體生源物質的補充量大;
(2)水域環境優良,水質清新、含氧豐富、病源生物少;
(3)水溫與溶解氧較高,無分層現象;
(4)透明度在100—150cm之間;
(5)ph6.8—9.0之間;
(6)無機鹽類和有機物質豐富;
(7)浮游生物、水生維管束植物、底棲生物等餌料生物豐富;
(8)魚類結構比較簡單,兇猛魚類較少。

2.土攔庫灣

   土攔庫灣實際上是一個小水庫,清野除害較方便,可以實施投餌、施肥等措施獲得較高產量。
(1)地點選擇
土攔庫灣要求肚大口小,底部平坦,壩基處不漏水,枯水季節能排干清庫,灣內能維持2~10米水位,無污染,水質肥沃,光照充足;集雨面積適中,洪水不大。面積以200畝以內為宜,最好不超過1000畝。
(2)筑壩
土壩有均質土壩和粘土心墻土壩兩種。均質土壩是用含砂5~7成,含粘土3~5成的土筑成。粘土心墻土壩是用透水性較大的土料做壩身,中間用粘土做心墻。壩高應略高于水庫正常水位,洪水太大,水位超過壩頂時,可在壩頂裝矮網防逃。壩面應有足夠寬度,壩高6~11米時,壩圃寬應有3~4米,土壩壩坡的傾斜度應視筑壩土料和壩高而定。砂土壩宜緩坡,粘土壩可稍陡,高壩坡應緩。一般壩高10米以內者,內坡取1:1.5~2,外坡取1:1.5,近壩底處應為1:2或1:3的坡比。坡面可用塊石或碎石護坡。為了控制水位,還需安裝涵管和起閉設備,還應建造溢洪道。
(3)清基除害
庫底的建筑物、樹樁、大石頭、土堆等應予清除鏟平,以利捕撈。庫灣內的野雜魚和兇猛魚類也要清除,可采用放干、藥物清塘、捕撈、電擊、爆炸等多種方法。
(4)魚種培育
土攔庫灣的養魚條件較好,在充分利用天然餌料的同時,還可大量施肥、投餌,水環境也容易控制,因而土攔庫灣一般是用于培育鰱、鳙魚種(搭配少量其他魚種)。以鰱為主,可搭配10%~20%鳙魚;以鳙為主,則不放鰱魚。一般有三種方式:培育夏花:從魚苗培育成3~5厘米的夏花。要求庫灣的水較淺,面積在30畝以內。放養密度8~12萬尾/畝。放養前施足基肥,肥水下塘,培育過程中采用餌料與肥料相結合的辦法進行養殖。培育冬片魚種:即從3~5厘米夏花培育到體長13厘米以上的冬片魚種,也采用施足基肥,肥水放魚,追肥和餌料配合使用的辦法。一般每畝可放4000尾,經3個月可長到13厘米魚種2500尾左右,條件好的放養密度可更高。培育2齡魚種:即將體長10~13厘米的魚種培育成體長20厘米以上的大規格魚種。可進行一定程度的混養,放養密度一般為1500~2000尾/畝,一般使用面積較大的庫灣。

3.網攔庫灣
   網攔庫灣養魚與土攔庫灣養魚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不同的是:面積一般較大,大的可達數千畝;網基處較低,要求枯水期也能保持2米左右的水深;網攔現多用雙層攔網,設置方式與攔魚設施相同;灣內水體與大水體相通,水位隨水庫水位的變化而變化;一般主要靠天然餌料養魚,因而放養密度一般比土攔庫灣小,并且主要飼養較大規格的魚種或成魚。網攔條件較好的庫灣,在技術水平較高、肥料充足的情況下,網攔庫灣也可培養小規格魚種,甚至從魚苗到夏花,而且放養密度可以很高。如?

 

<, P>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編輯:南方漁網 訪問人次:8472 關鍵字:淡水魚,  >> 更多資訊進入水產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發表評論
用戶昵稱:

評論內容:
滑動完成驗證:
 

品牌推廣

咨詢:0779-2029779

第十七屆農聘中國水產人才網絡招聘會

農聘-水產人才網

獵弧英雄

蝦青素

強肝

手機版水產門戶網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水產前沿廣告

海洋與漁業

圖文推薦

更多

最新技術綜合

更多

紅法活體蝦青素

今日要聞

更多

熱點推薦

更多

關于我們 | 企業推廣

會員服務 | 網站動態

聯系方式 | 友情鏈接

付款方式 | 網站地圖

服務專線:0779-2029779

傳  真:0779-2030003

郵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響力的水產網站--水產門戶網

廣西南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桂ICP備1100174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桂B2-20050073

X

中國水產門戶網微信平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