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05年我局在縣棚仔下魚種場選擇了一口面積5畝的池塘進行了池塘培育斑點叉尾鮰大規格魚種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1.池塘條件
長方形,池底平坦,池深2米,水深1.5米,底泥厚10厘米,進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質好,無污染,符合漁業用水標準。
2.消毒與施肥
苗種入池10天前,保持池水深為0.5~0.6米,每畝用180千克生石灰化漿全池潑灑進行消毒。消毒后第2~3天,每畝施熟化無污染、無有毒物質的有機肥200千克以培肥水質,提供苗種入塘時適口的天然餌料。
3.苗種放養
斑點叉尾鮰苗來自本縣省級斑點叉尾鲴良種場,規格為3厘米,于6月15日下塘,魚苗下塘時用3%~5%的食鹽水浸洗3~5分鐘,每畝放養斑點叉尾鮰6000尾,搭配規格為6厘米的白鰱1000尾。
4.飼料投喂
(1)飼料選擇:選擇斑點叉尾鮰浮性專用料,魚苗體長在10厘米以下時,飼料蛋白質含量42%;體長10厘米以上時,蛋白質含量34%,且動植物蛋白比為1:1。
(2)飼料投喂:魚苗入池前施足底肥,培肥水質,魚苗入池后第2天開始投飼馴化,待魚攝食正常后、大部分魚都上來搶食時,可將飼料定量均勻投入池中。斑點叉尾鮰的投餌次數及投餌量應根據天氣、水質、魚的個體大小、和攝食情況等靈活掌握,一般投餌率為4%左右。剛下塘時上、下午各投兩次,20天后上、下午各投1次,且上午占40%、下午占60%。
5.日常管理
(1)水質:魚苗入池時,水深以0.9米左右為好,且水中培育有大量的適口天然餌料。以后隨著魚體的生長,逐漸加注新水,提高水位至1.5米左右為止,經常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給魚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加速魚苗的快速生長,提高其成活率。在整個飼養期間,水體的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pH值6.5~8.0。
(2)病害防治:在魚病流行季:節,每半月畝用20千克生石灰化漿全池潑灑或用0.3克/米3的二氧化氯全池潑灑。
二、試驗結果
1.收獲情況
經過150天的飼養培育,共收獲斑點叉尾鮰魚種1357.2千克,畝產271.4千克,平均規格52克/尾。
2.效益分析
池塘養殖斑點叉尾鮰共支出:17015元,其中:魚苗、飼料及塘租分別為5500元、8415元、2250元,其它850元;大規格魚種(含鰱魚種)收;入34545元。獲純利17530元,畝獲利3506元。
三、討論
1.斑點叉尾鮰是以植物性飼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喜食人工配合飼料,易馴化。
2.斑點叉尾鮰喜集群,因此放養量過少不利于魚種的攝食和生長。
3.適當搭配鰱魚種,對斑點叉尾鮰魚種攝食不會構成影響,并能充分利用水體和調節水質,增產增收。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