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許多家庭都喜歡在室內放置生態魚缸,養上幾條觀賞魚,既美化了環境又增添生活情趣。但是觀賞魚長期生活于優越的環境中,對水質管理較嚴格、細致;與外界接觸少,交叉感染疾病的機會很少,魚體比較嬌貴,故抗病能力較差。所以一旦管理不善,就很容易引起疾病。
在魚病的防治上,應立足于“防”。加強飼養管理,給觀賞魚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增強魚體健康,以減少魚病的發生。
1.保證餌料的質量 餌料的質量好壞,是關系到魚的生長發育與體色的艷麗。發霉的餌料不能投喂,要盡可能發生做到餌料新鮮、清潔、適口。投喂活餌料前,應檢查是否有病原體攜帶,最好先在清潔水中漂洗與觀察,確認無病原體攜帶,才可作為合格的活性餌料。
2.投喂餌料應定時定量 根據魚體的大小、生長階段、季節等情況,確定投喂量及投喂時間,切忌使魚體饑飽不均或隨意投喂。
3.仔細操作,避免魚體受傷 平時換水、撈魚等操作要仔細,避免碰傷魚而引起感染。用撈網撈魚時,要準確下網,當撈網離水時,即用手遮蓋網,以防魚跳躍;當換水時,要避免水沖擊魚體。
4.魚池、容器及工具等的消毒 一般家庭用都是玻璃魚缸,在放養魚之前,必須先用去污粉清洗干凈,再用3%食鹽水或1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2—24個小時。在發病季節,魚缸和工具更需要經常消毒。
5.魚體消毒 每次魚缸換水時,對魚體要消毒,以防水霉病、小瓜蟲病等。消毒的方法通常以藥浴。可以用3%的食鹽水或1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分鐘。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