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青苔。是一些絲狀綠藻的總稱,常見于魚池。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75-100kg/667m2清塘,可殺滅絲狀綠藻。②未放魚的池塘可按每667m2用50kg草木灰的比例撒在絲狀綠藻上,使它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③已放魚的池塘出現絲狀綠藻,可全池潑灑0.7-1g/m2硫酸銅溶液殺滅。
2、水網藻。為綠藻中的一種,一般生長在淺水池塘里。
防治方法:與防治青苔的方法相同。
3、甲藻。主要有多甲藻和裸甲藻,屬單細胞浮游植物,魚食入甲藻后,會中毒死亡。裸甲藻還能寄生于魚體上,使魚患“打粉病”。此外,這兩類甲藻在繁殖過程中和死亡后,可產生多種毒素,引起魚類的神經麻木、代謝失調及呼吸障礙,最后導致魚類死亡。
防治方法:①兩類甲藻遇水溫、PH值等環境條件突變,會很快大量死亡,可及時進行換水,使池水的水溫和水質突然改變而抑制其繁殖。②用0.7-0.8ppm硫酸銅全池潑灑,可有效殺滅甲藻。③魚苗發生“打粉病”時,可按每667m2每1m水深用生石灰10-20kg全池潑撒。
4、三毛藻。為廣鹽性藻類,三毛藻在池塘中大量繁殖時,可引起魚類中毒而發生死魚現象。
防治方法:①用5-8ppm硫酸銨全池潑灑或每667m2施尿素1-1.5kg和磷酸鈣2-3kg,繁殖浮游生物,可抑制三毛藻的生長。②在發病初期可將毒水排放,加入新水或將魚捕出,轉入無毒水質的池塘中。
5、藍藻。在夏、秋季多發。藍藻外裹膠膜,魚吃了不能消化。藍藻死亡后,其體內蛋白質分解時產生羥胺和硫化氫,能毒死魚類。
防治方法:生產上多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0.7ppm或生石灰治療,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應采用綜合防治方法。首先要排表層水,選晴天中午排放掉1/2左右的池水,可有效降低池中藍藻數量;其次要施藥殺藻,使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0.7ppm,全池潑灑,因經大量排水后,藍藻數量大減,水位又低,既可提高藥效,又可以降低用藥費用,要堅持用藥3-5次;最后注水引種。施用藥物后3-4天向池塘注水,最好先注入其它池塘藍藻較少的優良池水加高水位10-20cm,然后加注井水或其它池水,恢復到原來水位。引入其它池水目的是為了引進花白鏈喜食的藻類種原,防止藍藻再度成為優勢種群。須注意的是,池水經大量換水和藥物使用后,水質變瘦,2-3天后要通過施肥達到肥水的目的,有機肥和無機肥搭配施用,效果較好。
南方漁網編輯:胡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