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根據澳洲筍殼魚的生活特性:活動范圍小,不愛到處游動,喜歡在遮光下有依傍的環境里棲息。我所對池塘養殖澳洲筍殼魚用多種方式進行池塘養殖比較,結果用以下方法養殖,效果較好,供養殖戶參考。
一、放苗前清理池塘準備充足餌料生物
1、首先池水處理:用茶籽芙毒塘,清理所有雜魚蝦,同時要防止日后水蛇、青蛙、甲龜等潛入池塘,造成魚苗損失。
2、培育水生動物:如水蛛、枝角類等浮游生物,保證魚苗下塘后有可口的活餌料,茶芙毒塘后一般在一周左右藥性失效,接著就有大量的水生物繁殖,水色就慢慢轉綠變肥,如藥性失效后水色仍清瘦時,可攪一些魚漿水或豆漿全塘散潑,這樣水生物會繁殖快些,放苗時間最好掌握在下茶芙后的15天內,以免池水培育過老。
3、池塘有必要放養水葫蘆(水仙花):池塘養了水葫蘆,魚苗下塘后,很快就分散附著水葫蘆根部棲息活動,所以在放苗前三天要把水葫蘆放進池塘,方法是:用竹做成長方格浮在水面上,然后把水葫蘆放進里面養,竹格規格長5-10米,寬1.5-2米,距格之間約3米,分布整個池塘,這樣水葫蘆放養的面積占池塘面積三分之一或一半。池塘有了水葫蘆,可以明顯降低池水氨氮,保持水質和水溫的穩定,而且不會因養水葫蘆而造成魚缺氧。
二、養殖餌料的投喂技術
1、投喂餌料:主要以冰鮮攪成魚漿或鰻魚料為主,并一定要用軟性餌料投喂,硬性和干性飼料不合適。
2、投喂方法:幼苗期間,魚漿要用水攪稀些,在池塘四周和水葫蘆之間的空間散潑,隨著魚慢慢長大,魚漿就不要調得太稀,并掌握好份量,如池水偏瘦,餌料可以投喂多些,幼苗期間投餌量寧多勿缺,但也不能過多,待魚長到30克/尾時,就可以在池塘定幾個點引誘集中投喂。
3、投喂時間:要視水溫而定,水溫低于24℃時喂一餐就可以,水溫高于24℃時就要喂兩餐,早餐在太陽升起前投喂,晚餐在太陽下山后投喂,因為澳洲筍殼魚不喜歡在太光亮時攝食,尤其是魚苗期。
三、另外需要注意的事項
1、魚苗放塘時要在池塘風頭一面放苗,切忌在池塘風尾那邊放苗。
2、魚苗放塘時,溫差不要超過3℃,而且要分散放苗。
3、定期或不定期用生石灰水調節池水,一般用量掌握在5-10ppm。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