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根據全省水產養殖病害測報,1月份廣東省水產養殖病害主要是養殖鮑不明原因病和鰻魚水霉病。工廠化養殖成鮑與鮑苗死亡率較上月明顯升高,發病癥狀與前兩年同期發生的暴發病類似;沉箱養殖鮑死亡率也大幅上升,推測可能與附近蝦塘大量排放清塘污水有關。鰻魚水霉病較重,鰻擬指環蟲病和鱖魚纖毛蟲病、指環蟲病和溫棚暫養的羅氏沼蝦纖毛蟲病、紅腿病以及其它病發病率與死亡率較低。對蝦桃拉病、不明病因病及草魚的腸炎病仍有少量發生。鱉、羅非魚、黃花魚無病害報道。
一、當前病害發生情況預測
3月份全省氣、水溫雖然仍較低,但逐漸升高,養殖魚蝦類病害將逐漸上升。養殖鮑有發生暴發病的可能;鰻魚水霉病、鱖魚纖毛蟲病等病的發病率可能升高;草魚、黃花魚發病率可能較低的;對蝦成蝦和溫棚暫養的羅氏沼蝦及羅非魚等商品魚蝦類在春節期間將會全部收捕上市。鱉仍處于冬眠期,尚無發病的可能。
二、建議采取的預防措施
1、要及早采取措施,預防鮑暴發病。養鮑池每周應吸污、清洗一次;勤巡塘,及時撿出病鮑、死鮑,達到商品規格的成鮑可盡快上市銷售;使用氯制劑消毒池水和工具,防止交叉感染。
2、患水霉病的鰻魚黑仔苗可每天使用5‰的食鹽水浸泡30分鐘/次,連續3—5天。
3、纖毛蟲類病可用福爾馬林溶液30—50ppm全塘潑灑,1天后換水30%。
4、鱖魚指環蟲病目前尚無有效方法,但清塘徹底具有一定預防作用。在2—4月收魚后的空塘期,可先干塘翻曬塘底,每畝用生石灰300—500公斤遍灑,一周后蓄水10—20厘米深,每畝使用晶體敵百蟲和面堿(1:0·6)化水全塘遍灑,使池水藥液濃度達到2克/立方米。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