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過去稻田養魚只是養鯉魚、鯽魚和草魚等少量品種,目前已發展到放養羅非魚、鰱魚、鳙魚、鳊魴魚、鯰魚以及河蟹、泥鰍、羅氏沼蝦、青蝦等多品種,還可以發展萍、筍、菜、食用菌等生產進行綜合養殖。不同地區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放養品種。原則上講,適于池塘養殖的所有種類都可以在稻田中養殖但稻田一般以養鯉魚為主,也可以養一些鯽魚、羅非魚等。
鯉魚能在淺水中很好生長,雜食性,能吃雜草種子幼根、嫩芽、小地下莖,以及一些絲狀藻類和各種昆蟲、軟體動物、水蚯蚓、浮游動物等。當年魚苗下田,兩個月可以長到50克,三個月可以長到100克;50克左右的隔年魚種下田,三個月可以長到250克。鯉魚魚苗生產容易,便于自繁自養,因此是稻田養魚理想的對象。
草魚也能在淺水中生長,吃各種雜草。稻田中主要養草魚種,為塘、湖、堰提供大規格魚種。當年魚苗下田,兩個月可長到50克。
羅非魚不僅適于淺水生活,而且能耐高溫、雜食性,還能吃食大量藻類。更適合在晚稻田中放養。但由于羅非魚是熱帶魚,不適于冷浸田放養,越冬也比較困難,目前推廣還不普遍。
鯽魚一般也適于淺水生活,雜食性,魚苗生產方便,肉質好。一季稻田中可在當年養成50克左右的食用魚,也是稻田養魚中的好品種。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