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豆漿富含蛋白質,是營養豐富的高效魚用(特別是魚種)飼料。在養魚生產中,要想魚兒長得好,豆漿喂魚有技巧:
一、豆漿喂魚須煮沸
豆漿培育法是指把黃豆或豆餅磨成漿飼喂魚苗。在飼喂過程中,一部分豆漿直接被魚苗攝食,而大部分豆漿則起肥水作用,促使水體中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生長,從而間接地為魚苗提供餌料。魚用豆漿的制作方法是:先將黃豆用溫水浸泡5—8小時(水溫高浸泡時間短,水溫低則應延長浸泡時間)。黃豆浸泡至兩瓣間隙脹滿,輕捏散瓣為度,這樣出漿率最高,一般每千克黃豆浸泡后可磨成豆漿15—20千克。磨漿時要邊磨黃豆邊加水,切切不可磨好后再加水稀釋,否則會產生沉淀。豆漿磨好應經過煮沸后方可喂魚。經過高溫煮熟的豆漿,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被破壞,魚苗食用后,其生長速度和成活率都大大提高。更科學的方法是,將豆漿與1/10量的牛奶一起放在鍋里燒開后,再全池潑灑,可為魚苗提供營養豐富的豆奶。
二、少吃多餐巧飼喂
在用豆漿喂魚苗時,采用少吃多餐的方法,可充分提高豆漿的利用率。魚苗下塘5天內,攝食能力不強,為延長豆漿顆粒在水中的停留時間,提高豆漿利用率,應量少次多地潑灑(應潑灑得“細如實,勻如雨”),每天上午8:00—9:00和下午2:00—3:00滿塘潑灑,中午只沿塘邊潑灑,每次每畝水面潑灑1千克黃豆磨成的豆漿。魚苗下塘5—10天之間,每天應潑灑豆漿2次,潑灑時間宜在上午9:00和下午2:00,每次每畝潑灑2.5千克黃豆磨成的漿。魚苗下塘10—15天長到15毫米左右后,即可開始在池邊游動。這時除潑灑豆漿外,還應增投豆餅糊,數量為每天每畝水面投喂2.5千克干豆餅磨成的豆餅糊(草魚可增喂蕪萍),將豆餅糊均勻分散多處,堆放在離水面20厘米的淺灘處供魚苗食用,這樣還可以防止魚苗因餌料不足而發生“跑馬”病。魚苗下塘15—20天,豆餅糊的投喂量應相應增加,每天每畝水面可投喂4千克干豆餅磨成的糊。
三、豆漿混喂營養高
在養魚生產中,若將豆漿與有機肥料混合施用,將能起到營養互補的效果。方法是:(1)施用有機追肥。在魚苗下塘前5—7天,每畝水面施基肥200—400千克,也可輔施10千克化肥,以培養輪蟲、枝角類等天然水生餌料。(2)適時投喂人工飼料。每畝水面每天投喂2—3千克黃豆磨成的漿,人池10天后若天然餌料不足,可增潑5—6千克黃豆磨成的漿。(3質時追肥。魚苗下塘后,一般隔3—5天每畝水面施有機肥100—200千克,以增殖天然餌料。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