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高產魚塘后期管理經驗,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即:一巡、二調、三防、四定。
“一巡”指的是巡塘。每天巡塘兩次,早、晚各一次。若發現魚兒嚴重浮頭,要及時加注新水或開動增氧機解救,且停止投餌和施肥。
“二調”指的是用施肥的方法調節水質和用加水的方法調節水質。施肥調節水質和加水調節水質是由水的顏色來決定的。池水呈黃綠色或油綠色,表明水質較肥,可少施肥或不施肥;池水清澈見底,呈灰藍色或泥漿色,表明水質較瘦,應加大施肥量;池水顏色發黑,表明已變成病水,應更換新水。
“三防”是指防逃、防汛、防魚病。對于進排水口攔魚設備,要經常查看,加強管理,及時進行維修,防止魚兒逃出;在汛期要提前疏通排水渠道,提前備好防汛物質,加強巡塘工作,注意水位變化,嚴防池塘決口。防治魚病要做的工作是:1、保持池塘四周的清潔衛生,經常清除池邊雜草;2、保持池塘內的清潔衛生,及時撈除死魚,及時清除魚兒吃剩的草根、殘餌及其他雜物,經常用生石灰及漂白粉等藥物對食場、餌料臺進行消毒;3、要仔細觀察魚的活動情況及吃食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現象,就要立即進行魚病檢查,及時加以治療。
“四定”指的是給魚投餌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
定時、每天要在同一時間投喂,使魚養成按時吃食的習慣,以便掌握魚的吃食情況。每天投喂兩次,第一次在上午10點鐘左右,第二次在下午兩點鐘左右。
定位、用毛竹或其它能漂浮的材料制成餌料筐,用蘆葦、木板等制成餌料臺,將餌料筐及餌料臺固定在水面上,喂魚時將青飼料投放到餌料筐里,精飼料投放在餌料臺上,使魚能在固定的地方覓食,以便觀察和掌握魚類的攝食情況及活動情況。
定質、投喂的餌料必須新鮮、干凈,不喂腐爛變質的餌料。
定量、投餌應有一定的數量,不要忽多忽少。應根據水溫、天氣、水質肥瘦、魚體大小等情況靈活掌握。天氣晴朗時,魚的攝食量大,應多投餌;陰天、小雨天或天氣悶熱、氣壓較低時,應減少投餌量。在7~8月份,水溫高,魚兒長得旺,應適當投餌;在9~10月份,水溫低,魚的攝食量減少,可適當減少投餌量;在11月份以后,水溫更低,魚很少吃食或不再吃食,可適當投喂一點餌料或不再投喂。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