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如何提高魚苗質量?根據多年的生產實踐,根據自身經驗對影響魚苗質量的幾個主要方面談談看法。
親魚的選擇與培育
親魚應在國家級原種場引進,這樣一則可避免近親交配,二則保證了品種的優良性狀。親魚培育是影響魚苗質量的關鍵。在魚苗剛脫膜時,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完全靠卵黃囊中的卵黃供給營養,如果親魚培育不好,造成親魚成熟度不夠,產出的魚苗就會引起“胎膘”不足,即自身營養不足,從而造成魚苗體質較差。這種魚苗下塘后成活率很低,甚至“全軍覆沒”。因此加強親魚培育是提高魚苗質量的根本,應根據親魚性腺發育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飼養管理。同時,在魚苗人繁生產時應選擇成熟度好的親魚進行催產。
催產藥物的劑量及用藥時機
剛孵化脫膜的魚苗,有時能見到畸形苗,還有在魚苗階段看不出但在魚種階段甚至成魚階段都不消失的畸形,如鰓蓋凹陷等癥狀,這些情況都直接影響魚苗的成活率以及魚種和成魚的銷售。這類情況一般是由于催產藥物的劑量偏高所致,催產劑量的高低應根據不同種類親魚,親魚的成熟程度,催產時期以及水溫條件等因素綜合而定,而人為強制性用高劑量進行催產,或許能夠達到提高催產率的效果,但后果是,一來親魚易“瞎眼”,甚至死亡;二來成熟度差的卵受激素刺激作用,留下了“后遺癥”,在胚胎發育過程逐漸死亡,從而直接影響到魚苗質量。因此,準確使用催產劑量也是魚苗生產中所不能忽視的問題。另外準確把握催產時機,也是提高魚苗質量的關鍵之一。如果盲目搶早,單純認為搶時間就等于搶到了市場,在魚苗生產上就大錯特錯了,忽視了天氣、氣候環境以及親魚成熟程度而盲目生產,結果是造成魚苗下塘成活率極低,甚至在孵化過程中逐漸死亡。今年氣溫偏低、光照不足,容易導致親魚性腺發育緩慢,成熟推遲,而過早進行催產,造成受精率低或受精卵質量差,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或進入魚苗階段逐步消耗、死亡。所以,在魚苗生產時,既想要贏得先機,又要保證質量,就必須準確把握催產時機,正確使用催產劑量。
氣候及環境條件
主要包括天氣、孵化用水等因素。天氣決定氣溫的變化,而氣溫將直接影響到魚苗的孵化率和質量,如在孵化過程中,尤其在魚苗脫膜階段恰逢氣溫驟降,將導致魚苗孵化率低以及畸形魚苗多等情況,孵化用水如受污染或是循環用水,生產的魚苗易出現畸形苗或發生氣泡病等,這將嚴重影響魚苗的質量。因此,在魚苗生產時必須密切注視天氣變化,嚴格控制孵化用水質量。
以上幾點,相輔相承,密不可分,在魚苗生產過程中,要提高魚苗的質量,就必須切實抓好每一道關口。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