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藍星魚在未達到性成熟之前,雌雄特征不明顯,性別較難區(qū)別,仔細觀察才可以比較出來:雄魚色澤比較鮮艷,而雌魚則比較黯淡;雄魚背鰭比較大,背鰭和臀鰭后端呈尖狀,而雌魚背鰭比較小,背鰭和臀鰭后端則較圓鈍;雄魚腹部不飽滿,而雌魚腹部則較飽滿,雄魚絲狀胸鰭基部呈明顯桔紅色,而雌魚絲狀胸鰭基部不具明顯的桔紅色。藍星魚一般經過6~7個月的生長就可以達到性成熟,最好選擇體長10厘米左右,月齡在12~20個月之間的魚作親魚,因此時其繁殖力最強(月齡太大的魚繁殖不理想)。
同時,要挑選體質健壯、無病、體色鮮艷,雄魚個體必須比雌魚大,而且雌魚必須腹部明顯膨大的個體,否則繁殖不一定能成功。規(guī)格可為50×35×35厘米;水溫比平時略高1~2℃,以26~28℃為宜,水的pH值為6.8~7.2,水的硬度為120~150ppm。繁殖時無需充氣增氧,保持環(huán)境安靜最為重要,更不能用過濾設備。
其余布置和條件與養(yǎng)魚水族箱相同。將經過仔細挑選的親魚按雌:雄=1:1的比例投入繁殖箱后,經生活一段時間,即開始產卵繁殖的準備活動,雄魚具有筑巢的行為。
雄魚在繁殖水族箱找到合適位置后,即開始不斷浮至水面,吞咽空氣,筑造浮性泡沫魚巢。由于藍星魚產卵前有筑泡沫浮巢的習性,因而最好在水面上放一些漂浮的大葉水草,也可放一塊塑料泡沫板,使其筑巢容易些。其筑的泡巢比較大且松弛(一個直徑為5~15厘米),松弛是因其巢常不含雜枝或碎葉。
在雄魚筑巢過程中,雌魚一般在旁靜止不動,但也不時游近泡沫巢,似乎在鼓勵。筑巢完成后,雄魚就開始追逐雌魚。此時的親魚尤其是雄魚的體色變化很快,經常在數(shù)秒時間內從艷藍變成墨綠色。倘若受到人為的驚動,又會馬上恢復到平時的藍色調。
雄魚此時會全身痙攣,以各種舞姿向雌魚求愛,引誘雌魚進入泡沫巢,共同執(zhí)行生產的工作,雄魚彎曲身體擁抱雌魚,雌雄魚身體都彎成“C”形,雄魚用頭觸雌魚腹部,在雙雙激烈的幾次擁抱翻滾之后,雌魚興奮中將卵排到浮巢里,雄魚則隨即射精,使卵受精。
受精卵白色透明,粒粒懸浮于泡沫魚巢中。雌雄魚如此翻滾產卵運動重復多次(7~10次),持續(xù)時間約1~2小時,雌魚才能把全部卵子排空。藍星多為體型較大的熱帶觀賞魚,而且是多產的魚類,產卵數(shù)量較多,雌魚每次可產卵800~1200粒,因此在其屬魚類中,其價值并不昂貴。雌魚產卵完畢,便游離魚巢,藏身于繁殖箱的一偶,在隱身場所休息,不愛游動。雄魚有照顧孵化卵的習性,可以讓其留在繁殖水族箱里守巢護卵。
偶見受精卵從浮巢中掉下來,雄魚小心翼翼地用口接住,吐回浮巢。雌魚如此時游近魚巢,雄魚也會驅趕,不允許雌魚靠近浮巢,并且會去咬啄雌魚,甚至將雌魚咬傷咬死。因此,一旦產卵完畢,須立即將雌魚撈出另養(yǎng)。產卵后第二天,受精卵出現(xiàn)眼點,第三天孵出仔魚,剛孵出的仔魚體色晶瑩,游泳器官尚未完全發(fā)育,無自由游泳能力,只能附在泡沫巢內,靠體內有帶油球的卵黃囊維持。第四天油球消失,第五天仔魚就會在水面下游動了。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shù)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