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白露”是一年中夏秋季節的交替潛移換季季節,此季節水溫溫差晝夜變化較大,水中各種物理因子也會隨之變化較大。此時期養殖魚類因生理因素適應不了水體環境的急劇變化而極易得病。“白露瘟”魚病主要發生的種類是細菌性魚病、寄生蟲魚病、泛塘三大類。細菌性魚病主要為爛鰓病、赤皮病、打印病、爛尾巴病、腸炎瘸等。這些魚病的誘發原因是水體經過8個月的對魚類飼養培育后極需改良,但由于采取措施不力即誘發細菌性魚病。主要防治措施:1、及時換水。2、改良水質。每畝用5.1 5公斤的生石灰(具體視水深而定)溶于水內攪勻后濾去渣即均勻潑灑全塘,深處多潑,淺處少潑。3、用藥物潑灑預防,如魚塘水體消毒劑等藥物,可控制和減輕魚病的發生。4、做好“四定"投飼(定時、定位一定質、定量)。
霉變的飼料千萬不可投喂。投喂的飼料要新鮮、清潔。如投喂熟菜籽餅應做好去毒工作,使用量控制在每次30%以內,以免養殖魚類中毒,而誘發“敗血癥”、“綜合癥”等魚病寺如發生腸炎病魚病,可用“利特靈"拌飼投喂,或土草藥(中藥)“鐵莧菜"、“水辣蓼"、“大蒜”等藥餌投喂治之。9月是養殖魚類的長膘發肥時期,應適時多喂精飼料,如大麥、配合飼料、膨化飼料等。寄生蟲魚病主要為鐵錨蟲病、中華鳋病、魚鲺等,多發生在塘泥厚、魚豬聯養、單一投喂菜籽餅的塘庫,漁戶除采用綜合防治措施外,可用“敵百蟲”、“滅蟲靈”等魚藥殺滅之。泛塘防治主要采用換水、沖水,開動增氧機,或使用增氧粉、白礬等藥物增氧(只能暫時解決數小時),或用水泵“原塘抽水原塘噴回"的循環流水增氧等辦法解決。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