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魚用藥物因在水環境中使用,制約因素很多,常常難以達到理想效果。要想提高用藥效果,必須重視施藥技巧。
1.外用藥與內服藥的選擇
當魚塘發生病情時,首先要準確、迅速診斷病情,如赤皮、爛鰓、白皮等常見細菌性疾病,以外用藥潑灑為佳,算準水體體積全池連續潑灑1~2次;腸炎、肝臟等疾病,則以內服藥物效果較佳。發現寄生蟲病,則內服藥與外用藥并用,可在使用內服藥前,先外用1次水體消毒殺菌劑。
2.添加粘合劑
內服藥多為較細的粉末,藥物若直接拌料投喂,就易在水中散失浪費,影響治療效果,耽誤治療時機。若采用優質小麥面粉、甘薯淀粉、綠豆及蠶豆粉等為主要原料的粘合劑,加入0.6%~0.8%藥物拌成團或顆粒狀投喂,則可充分發揮藥物功效。
3.添加誘食劑
魚類的嗅覺非常靈敏,如有濃烈香味的中藥八角、白萘、白芷、丁香等研成細末當誘食劑,以10%~20%的比例摻入魚藥中投喂,其效果較佳。
4.中西藥結合
將中藥摻入某些西藥中使用,既能提高療效又可降低用藥成本。如將大黃、黃柏、穿心蓮等中藥研成粉末,摻入磺胺類、呋喃類西藥中,可比單獨使用中草藥增加療效。
5.投藥方法
預防疾病時,應先投普通餌料,讓體質健壯的魚類先行吃飽,再投藥餌,使體弱、掄食力差的多吃藥餌;治療疾病時,應先喂藥餌,讓健康和剛患病的魚多吃藥餌,充分發揮魚藥的治療效果。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