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池塘魚類發生病害是正常的事情,有些養魚戶常常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發生什么病就治什么病,單打一,療效不佳。預防池塘魚類發生病害,采取如下幾項措施,可達到較佳療效。
徹底清塘消毒 每年冬季干塘后,排干池水,挖去池底淤泥,曝曬數日。同時,清除塘邊四周雜草,堵塞修整塘基洞穴。另外,每畝水塘用生石灰125公斤或漂白粉15公斤進行徹底的消毒。清塘消毒后一般7-10天可以放魚種苗。
魚種消毒 魚種下塘前用15-20ppm的高錳酸鉀水溶液藥浴15-20分鐘,用8ppm硫酸銅+10ppm漂白粉合劑浸洗魚體20-30分鐘,或用3-4%的鹽水浸洗魚體10-15分鐘。草魚種在下塘前,要注射草魚出血病滅活疫苗,規格在12厘米以下者每條注射0.2-0.3毫克,以預防出血病的發生。魚種落塘應選擇在晴天上午9時水溫正常時進行。
生物防病
①多品種搭配混養。池塘中不僅要養鰱魚、鳙魚等濾食性魚類,還要養草魚、團頭魴、鯉魚、鯽魚。在每畝池塘中套養(要在放魚種之后40-60天)20尾鱖魚種,可清除由于注水等原因帶入池塘中與家魚爭溶氧、爭餌料的低值野雜魚,為家魚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不僅能增加家魚的產量,還可增加5-10公斤鱖魚的產量,達到增產增效增收入。
②適當放養水生植物。池塘放養水葫蘆、水浮蓮等,一般每畝池塘為30-50平方米。要用竹竿在池塘一角搭浮架攔住,不讓其滿塘隨風飄浮,以免影響魚的捕撈。另外,水生植物嫩葉可以喂草魚,能節約一部分青飼料。
定期消毒池水 每年的4-9月是魚病發生的高峰時期,這時期應加強池水的消毒工作,預防魚病的發生。方法是:防治細菌性魚病(赤皮、爛鰓、腸炎等),每15天用1ppm漂白粉化水全池潑灑;防治寄生蟲性魚病,每月要進行一次,每次用0.5ppm硫酸銅+0.2ppm硫酸亞鐵合劑化水全池潑灑;防治車輪蟲、鰓隱鞭蟲、魚波豆蟲等原生動物寄生蟲病和中華鳋病時,用0.3-0.5ppm晶體敵百蟲化水全池潑灑。
防止魚類泛塘 當水質惡化、水體缺氧時,魚類呼吸困難就會浮頭,最先浮頭的是鳙魚、鰱魚,次之是草魚,最后是鯪魚、鯉魚、鯽魚、羅非魚等。當溶氧進一步缺乏,魚類就會窒息死亡,俗稱泛塘。當發現魚類有浮頭的先兆,如池水嚴重缺氧或天氣變化時,應采取措施加以防治。方法是:注新水、排放污水,開動增氧機或水泵,施放增氧劑等藥物。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