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年來,許多養殖戶通過蟹池套養鱖魚取得較好效益,但也有不少養殖戶盲目效仿,導致失敗。筆者認為,蟹池套養鱖魚要想獲得成功,應注意以下要點。
一、注意蟹池條件
首先蟹池要嚴格清塘消毒,特別是上一年蟹病發生較重的塘口,除正常用生石灰外,最好還要再用一次殺蟲藥物。其次,蟹池內要有水草,水草覆蓋面積占蟹池總面積的30—50%,沒有水草的要移栽部分水草。水草不僅對河蟹有保護作用,而且有利于鱖魚捕食餌料魚。三是鱖魚喜歡水質清新的水體,蟹池也要靠近水源,水源水質好,進排水要方便。
二、注意鱖魚種的放養規格及密度
根據本地養殖情況看,鱖魚種規格一般以5—7cm/尾為宜,規格過小,特別是3cm以下鱖魚種,下塘后,難以捕食到適口的天然餌料魚,成活率低,年底又不到上市規格;規格過大,成本高,對河蟹生長有一定影響。放養量根據塘中野雜魚的數量及餌料魚來源是否方便而定。一般畝放10—20尾,最多不超過30尾,無需再增加餌料魚。蟹池套養鱖魚,管理上仍以蟹為主,因此,不宜擴大放種量,如畝放超過50尾,不但要定期補充餌料魚,又要考慮到餌料魚的適口性;同時餌料魚多又爭食河蟹飼料,往往得不償失。
三、注意防浮頭
鱖魚耐氧低,對水中溶氧要求比河蟹要高,目前許多蟹池放養密度較高,一般畝放量達到2000—3000只,有的達到5000只以上,容易在養殖后期,特別是夏、秋季引起鱖魚浮頭。造成巨大損失。要經常換水,保持較高的溶氧,有條件的可配備一臺增氧機。
四、注意疾病預防及用藥
堅持預防為主、除每隔15—20天每畝用生石灰20—25kg全池潑灑外,每月每畝再使用一次三氯異氰尿酸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劑,與GuSO4、FeSO4。合劑0.7ppm(5∶2),交替使用,可有效防止河蟹及鱖魚疾病。在給河蟹用藥的同時,要考慮到鱖魚對藥物的敏感性。如鱖魚對晶體敵百蟲比較敏感,不宜使用。
南方漁網編輯:喬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