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生產中不少人認為糞肥特別是豬糞直接向水中施用,可被雜食性魚類例如鯉鯽等先作為餌料利用,實際這種作法在過去人工養魚水平較低的年代尚可,但對于當前集約化養殖水平較高、魚病蔓延較嚴重的現狀則弊遠遠大于利。為了保障健康養殖,提倡對糞肥窖坑發酵,讓其充分腐熟后再根據池塘水色合理施用。這是因為:
1.糞肥是復雜的有機物質,直接施入水體,其礦化分解過程完全在水體中進行,耗氧量太大。椐研究,將1噸牛糞完全礦化分解成無機鹽需消耗3.5噸氧氣,而1畝水面2米水深溶氧充足時總的溶氧量不過7公斤左右,足見糞肥分解過程對池塘溶氧的嚴重影響程度。經窖坑發酵后,復雜的有機物質變成簡單的有機物質,雖然施入水體中需繼續分解耗氧,但主要的耗氧過程是在窖坑中完成的,對水質的影響就小多了。
2.糞肥中往往含有多種致病菌,例如草食性動物牛、羊、兔糞中就含有大量的粘細菌。通過發酵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再結合向窖坑中施用一定量的生石灰或富氯或強氯精,可有效殺滅其中的病原體。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