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chǎn)門戶網(wǎng)報道防止魚浮頭的辦法主要有:
1、發(fā)現(xiàn)池塘水色過濃,應及時注入新水,提高透明度,改善水質,增加溶氧量。
2、遇上連綿陰雨天氣,應經(jīng)常開動增氧機增加水中溶氧。
3、在夏季,氣象預報傍晚有陣雨時,應在中午開動增氧機,增加水中的溶氧。
4、估計魚類可能浮頭進時,應停止施肥,并根據(jù)具體情況控制投喂量:天氣正常,可適當縮短魚類的攝食時間,使魚在下午吃完飼料,不食夜食;天氣不正常,估計可能發(fā)生浮頭,應停止或少投飼料,已投的草類也應撈起,以免妨礙魚類浮頭和影響注水。
發(fā)生浮頭時應及時地采取增氧措施,最常用的方法有:
1、加注新水:既增加溶氧,又改良水質,還能加深池水增大魚類的活動范圍。最好是加注附近河流或水庫的清新水,也可以用鄰近水質較好的塘水。因“水反”而浮頭的魚塘還要用鄰近水質較好的塘水補充本塘浮游植物的不足。加注的新水應平水面沖出,形成一股較長的水流,使魚群聚集在這股溶氧量較高的水流處,避免泛池死魚。無水源的魚塘可采用抽本塘水的辦法,讓水泵的出水口高出池水面1米左右,噴水入塘,也可起到增氧的作用。
2、開增氧機:通過增氧機攪動水體,增大水與空氣的接觸面,提高水中的溶氧量。
魚類出現(xiàn)重浮頭時,應將增氧機和水泵一齊開動。如增氧機和水泵不足,應根據(jù)各魚塘浮頭情況分輕重緩急,先用于重浮頭的魚塘。還要注意水溫和浮頭輕重的關系。在水溫25—30℃時,魚類浮頭2—3小時再增氧也不會有危險。但水溫在30℃以上時,魚類浮頭1小時就必須采取增氧措施。如拖延到草魚已分散到池邊再注入新水或開增氧機,魚不能集中到水流處,就會發(fā)生死亡。一般注水或開增氧機要等日出后才能停止。
3、化學增氧:借助一些化學制劑,在水中發(fā)生化學反應而產(chǎn)生氧氣。主要使用的有過硫酸銨和過氧化鈣等。過硫酸銨一般在嚴重浮頭時使用,每畝水面使用量為100克左右,用水溶解后全塘潑灑,能很快緩解浮頭現(xiàn)象。過氧化鈣不僅能增氧,還可增加鈣肥,除用于魚浮頭外,平時也可使用。
4、其他應急措施:若無增氧設備或來不及增氧,也可采取:每畝魚塘用黃泥10公斤加水調成糊狀,再加食鹽10公斤的水溶液;或用上述黃泥水加人尿(數(shù)十公斤);或單用食鹽水、明礬(3—5公斤)水、石膏粉(3—4公斤)等拌勻后全塘潑灑。其作用是使水中的懸浮有機微粒及膠體凝結沉淀,減少溶氧消耗。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jīng)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