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飼養商品魚的池塘中套養黃鱔,每畝可產成魚300公斤,大規格黃鱔30公斤,僅黃鱔一項收入就有上千元,養殖效益能成倍提高。
池塘條件。池塘面積10畝左右,平均水深1.2米,池埂寬闊結實,不滲漏。池埂四周長有大量水草、旱草,無草的可以移栽水花生,約占全池面積30%,以利于黃鱔棲息。水源無污染,注排水方便,注排水口設網防逃。
清塘施肥。用生石灰清塘。水深1米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水全池潑灑。等藥效消失,每畝施糞肥1000公斤,7天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即可放養魚種。
苗種放養
1、魚種放養。一般在2月下旬進行,以養肥水魚為主,每畝放養魚種400尾,其中白鰱占50%,花鰱占20%,團頭魴占15%、銀鯽占15%,平均規格為每公斤10尾。銀鯽規格大些,尾重200克為好,繁殖魚苗供鱔攝食。魚種用3%食鹽水浸泡消毒10分鐘后放入塘中。
2、鱔種投放。在黃鱔活動旺季收集無病無傷、游動活潑自然的籠捕鱔種。放養前用3%食鹽水浸洗5分鐘,將游動暴躁、亂蹦亂跳的剔除。每畝放養規格為每公斤30尾的鱔種15公斤,一次放足,注意鱔種規格相對一致。
3、飼料魚放養。適當投放麥穗魚和泥鰍,一般每畝20公斤。它們繁殖快,個體較小,容易被鱔捕食。泥鰍長大后出售也有一定收入。
日常管理
1、培肥。6月份以后定期施磷肥和氮肥培肥水質,頭天上午每畝施過磷酸鈣5公斤,第二天上午每畝施尿素2.5公斤,肥料化水全池潑灑,每10-15天施肥一次。
2、投喂。投一些飼料喂吃食魚。飼料主要有餅粕、玉米、麩皮等,適當加入魚骨粉、維生素添加劑等制作成顆粒飼料投喂。日投喂量為吃食魚總重量的3%-5%,每天喂兩次。
3、調節水質。發現池魚缺氧浮頭,及時開啟增氧設備增氧。夏秋季節每星期加注新水一次,確保水質"肥、活、嫩、爽"。
4、預防疾病。從6月份開始,每隔20天對池水消毒一次,每次每畝用生石灰20公斤或漂白粉1公斤,化水全池潑灑。定期配制藥餌投喂。
5、成魚捕撈。分期分批捕撈大規格成魚上市,維持適當的養殖密度。堅持用大眼拉網、絲網捕魚,全年盡量不干塘捕魚,防止黃鱔受傷。根據市場行情捕撈黃鱔上市,一般要求將150克以上的黃鱔捕撈上市,捕大留小,捕撈方法有罾網誘捕、鱔籠誘捕等。
南方漁網編輯:王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