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用顆粒飼粒具有營養全面,穩定性強,在水中不易潰散,不易污染水體,粉碎細度高,適口性好,容易消化吸收,省工省力等優點,近年來,越來越被廣大養殖戶所接受,下面就農戶如何選擇飼料,投喂技術關鍵等方面講幾點提議,以供參考:
一、飼料的選擇
(1)營養:必須能完全滿足飼料對象的生長需求,生長速度快。有些養殖戶只看粗蛋白,而粗蛋白僅是全價配合飼料中的一個基本營養指標,不能完全代表飼料的內在質量,因為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為氨基酸,魚類的必需氨基酸有10種,它在魚類生長過程中缺一不可,就如同一個用10塊木板組成的木桶一樣,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一塊,就會影響其它9塊木板的作用,就不能盛更多的水。也就是說缺少任何一種氨基酸將會嚴重影響其它氨基酸的吸收利用,影響魚的生長。
(2)安全性:飼料中絕不能添加國家禁止使用的違禁藥品,如有害微生物,有害重金屬,有毒的有機物,否則養出來的魚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魚體形不好,很難出售,即使出售,價格也不高,影響養魚效益。
(3)性價比:產品質量一樣的情況下,比價格,價格一樣的情況下,我們比產品質量,即最終我們要看生長一斤魚所需的飼料成本。
二、投喂技術
1、投餌機的使用
投餌機具有投喂均勻,魚的攝食面大,可直接觀察魚的攝食情況等優點,如何正確運用投餌機,一是要使100%的吃食魚上浮到水面表層搶食,使飼料在水表面20em內被全部吃完,激烈時有10%—20%的魚吻端突出水面搶食;二是投餌機應安放在基礎堅實,支撐堅固結實的料臺上。飼料噴灑半徑最好在1m以上。
2、餌料投飼量
合理掌握投飼量可以促進魚類的生長,降低養魚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若使用不當,則會增加成本,甚至帶來病害,造成損失。投飼率是指投飼量占魚體重的百分數。投飼率的大小主要受水溫、溶氧、個體大小等因素的影響。
(1)水溫水溫的變化會影響到魚的新陳代謝的強度,因而也影響到魚的攝食量,一般在適溫范圍內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
(2)魚的體重隨著魚的生長,體重的增加,采食量增高,要求投飼量增加,但體重的增加,投飼率反而下降,因為魚的飼料消耗量與魚的體重呈負相關。
(3)水中的溶氧魚在高溶氧的水體中攝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長快,飼料效率也高;
(4)魚的種類不同種類的魚對其飼料的消化利用率不同,攝食量也不同。草食性魚類的投飼量最高,雜食性魚類居中,肉食性魚類最低。
3、投喂注意事項
(1)投飼要做到“三看”一看季節:四季水溫不同,要做到早開食、晚停食,中間使魚吃飽吃好,促使魚生長;二看天氣:天氣晴朗,水中溶氧高,魚攝食旺盛,應適當多投;反之天氣悶熱,水中溶氧低,魚類食欲不振應少投或不投,大風大雨時也可停食; 三看水色:水色是水質的一個綜合現象,水質清爽,水色則正常,魚攝食旺盛,應正常投喂,水色過濃,魚浮頭應少投或停止投喂。
4、飼料投喂要點
(1)貯存時間不宜過長顆粒飼料在制作過程中含有水份12%~1.4%,貯存時間長,易潮解、霉變,影響顆粒飼料使用價值,投喂后,魚易患病。因而貯存時間不宜過長。
(2)增加投喂次數
魚無胃,飼料在腸道內停留時間短,因此在總投餌量不變的情況下,應增加投餌次數,減少每次投餌量,使魚始終處于半饑餓狀態,能提高餌料利用率,降低餌料系數。
(3)要有一定投餌面積和時間
在多品種混養池中,鯽魚、草魚搶食快,攝食量大,而鳊魚吃食“斯文”,相應攝食量少,往往影響其生長。因此在使用顆粒飼料前要進行短時間馴化,使魚形成固定食場、固定時間的攝食習性,每次投餌要撒放均勻,投餌時間不少于30min,投餌面積40-60m2,使每尾魚都能攝食到餌料。
(4)顆粒粒徑要合理
魚種放養時,水溫低、生長慢、規格小,顆粒飼料粒徑控制在2mm較為適宜,隨著氣溫回升和魚種生長,養殖中期飼料粒徑為3~3.5mm,養殖后期粒徑為4-4.5mm。
(5)添加食鹽、大蒜素預防魚病
在制作顆料飼料時,以適量的食鹽、大蒜素均勻地拌入原料中,能夠消毒殺菌,預防魚病。
南方漁編輯:胡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