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抓好春季魚塘的飼養與管理,不僅能促進魚類提早開食,恢復體質,延長生長期,提高產量,增強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而且由于早春氣溫低,魚苗活動較少,在捕撈、運輸、投放過程中,不易受傷,魚苗成活率高。一般在2-4月投放為宜,在具體操作上應注意抓好以下幾點:
一、合理放養:根據當地餌料和水質條件,確定主養品種。若水旱草豐富,宜主養草、鳊魚;若肥源充足,可主養鰱魚、鳙魚、鯽魚、羅非魚;螺、蜆多的地域,可主養青魚、鯉魚。放養量視池塘條件和飼養管理水平而定,精養魚塘一般每畝投放1500-2000尾,粗養魚塘每畝放養500-1000尾。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應實行多品種、多規格魚種合理混養。在放養過程中應把好以下幾關:
(1)清塘消毒關:魚種放養前必須對池塘進行徹底的整治。抽水干塘,清除過多淤泥,修整塘基、進出水閘,使養殖魚類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之后畝用生石灰100kg和茶麩60kg,打碎浸水48小時后,全池潑灑。生石灰的作用除殺滅野雜魚和病原體外,還可改良土壤,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釋放營養素,保持有機物質的良性循環,增加水的肥度。而茶麩則可培育池塘豐富的浮游生物,藥性消失后也是魚種苗喜食的營養飼料。
(2)魚種質量關:俗話說,“種好半塘魚”,這說明魚種質量的重要性。同齡的魚種規格應力求整齊、發育良好、色澤光亮、體質健壯、游動活潑、逆水力強且體表鱗片完整無損,沒有魚病、寄生蟲等。
(3)魚種消毒關:魚種消毒是切斷病原體傳染,預防魚病切實有效的方法。魚種下塘前,應先用10ppm漂白粉或8ppm硫酸銅浸洗20分鐘左右,或兩種藥物同時并用。如在邊遠山區缺乏上述藥物,可用4%的食鹽水溶液浸洗魚體20-30分鐘,消毒效果也很好。
(4)魚種運輸關:魚種運輸宜早不宜遲,一般在水溫15℃以下,3月底前結束運輸為佳。如羅非魚是熱帶魚類,則須待到月份放養。運輸時間長短是決定運輸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一般情況下,運輸時間和裝運密度、運輸成活率成反比,與運輸成本成正比。因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千方百計縮短運輸時間,提高運輸成活率。
(5)魚種放養關:魚種放養,應選擇晴天氣溫高時進行,切忌雨雪、刮風天氣放養。放養地點應選擇在避風向陽處,將盛魚種容器(盆、桶等)放入水中,使其慢慢傾斜,讓魚苗自行游人池塘中去。
二、提高水溫:在適溫范圍內,魚類會隨著水溫上升而增加攝食量,加快生長。因此,初春魚池水位應控制在0.6-0.8m,使水溫能較快升高,以利于充分發揮肥效和促使魚類提早開食。開春后,勤注水。對保水力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時,每次不可大量注入,以防水溫驟降。同時應適當施些有機肥,以利提高水溫。遇連續陰雨天氣時,要適當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池中水溫變化幅度過大。
三、調節水質:開春后,由于氣溫、水溫逐漸回升,魚類的生物餌料開始大量滋生。若發現水質老化和偏酸性,可注入20cm深的新水,并每畝水面用20-30kg生石灰全池潑灑。水質清瘦時,適當施腐熟有機肥,以保持中等肥度水質,水質透明度以30-40cm為官。
四、及時開食:魚種開食時應主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1)施肥:魚種苗下塘前7天(清塘消毒3天后),畝施250-350kg發過酵腐熟了的人糞尿;或畝放尿素2.5kg、過鱗酸鈣5kg,培育浮游生物,使魚種下塘后有充足的天然餌料攝食。
(2)投喂:及時投喂營養全面的人工配合飼料,以增強魚種體質,加速其生長。當魚塘表層水溫上升到10℃左右時,魚類開始少量攝食,也有時食量較大。若發現水底到池面出現多處小面積混濁,魚類活動頻繁,則說明魚類處于饑餓狀態。
開食的具體做法是:當魚塘表層水溫達3℃時,每周投餌1次;晴暖天氣當魚塘表層水溫升到10℃時.需每天或隔天投餌1次。每次投餌量為夏秋季投餌量的1/6左右,或以3-5小時吃完為度。與此同時,可進行引食馴化。方法是:先用3-5天時間灑人少量細碎料于食臺附近的池邊進行誘食,以后逐步縮小撒料范圍,直至定點投喂于食臺上,這樣可提高餌料利用率。
五、提早防病:魚類如長期處于饑餓狀態,會造成生長停滯、疾病增多。因此,加強魚類的前期飼養管理是增強魚類抗病能力的有效途徑。要實行“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春季每半個月畝用生石灰20kg化水潑灑,以調節水質,增強水體的緩沖能力;或用1ppm漂白粉消毒殺菌。如果出現寄生蟲,可用O.7ppm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含劑(5:2)化水潑灑,給魚類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另外,在魚池早春注水時,應盡量注入冬季蓄水,因這種水帶病菌少,有利減輕魚病的發生程度。春季魚池常發生的魚病主要是水霉病,這是一種真菌性疾病,多因管理中操作不慎致使魚體受傷引起。可用400mg/kg食鹽和400mg/kg小蘇打合劑,全池潑灑或浸洗魚體進行防治。另外,車輪蟲、斜管蟲等寄生蟲病也時有發生,可用0.7Ppm硫酸銅與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潑灑治療。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